李尚梅
【摘 要】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習的起始階段。因此,加強數學有效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嘗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在此談幾點小學數學教學建議和認識,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方法
數學作為小學一門重要基礎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精心備課,創新教學內容
備課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備課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進展。所以,我們教師要精心備課,創新教學內容,將需要的課件、設備都提前準備好,考慮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突發狀況,并制定解決方案。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所以,我們要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搜索優秀的教學課件,根據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加入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教學方案,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喚醒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二、增加趣味,提高學生興趣
高效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學習興趣基礎之上的,只有學生主動去探索求知,才能發現更多未知的東西,開闊視野,正如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我們要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放在首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開展趣味性教學,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發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傳統教學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新意,難以調動學生的情緒,不但學習效率低下,同時還會打擊學生求知的熱情和動力,久而久之,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我們要堅持寓教于樂,形式新穎,結合實際,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明確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為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在課下利用所學的面積計算方法計算一下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事物的面積,這樣不但可以突出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和動力,同時還能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熟練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
三、自主探究,讓學生做主人
探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鍛煉能力,開闊視野,獲得成長。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這節課的時候,將一個圓沿著半徑進行分割,將其拼接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圖形,并且這個圖形的周長比圓周長長了6厘米,那么圓的面積是多少呢?雖然很多同學看到這個問題時有些蒙,但筆者還是鼓勵同學們自主探究,將時間交給同學們,交流討論,通過仔細觀察,同學們發現長方形圖形比圓長出的6厘米恰好就是圓的兩條半徑,這時同學們恍然大悟,意識到圓的半徑就是3厘米。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學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以及能力,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少給學生暗示,不要過多干預學生的學習,相信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獨立構建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必須要重視學方法的探索和創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們在輕松而又愉快的氛圍中去學習數學,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麗杰,關文信等編著.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