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輝++尚燕
摘 要:財會行業一直是傳統行業里的常青樹,但是傳統的剛性實踐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要求。本文闡述了柔性化教學的基礎理論,采用問卷及走訪等調查方法,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2017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會計實踐教學中缺乏對學生解決問題、團隊精神等能力的訓練,分析了傳統實踐教學的不足,提出實施柔性化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及其實施方案。
關鍵詞:柔性;就業;實踐課程
一、 柔性化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 柔性的概念
柔性英文為Flexible,是相對剛性而言的一種特性。在我國古代就出現了柔性的思想:(1)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柔弱勝剛強”思想。“無為而治”是老子及其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內容,體現了“柔性”的概念。(2)孔孟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以“仁”為中心、以“和”為貴,強調管理中以人為本。柔性在社會中常用于柔性管理、柔性生產等。柔性管理理念的確立,以思維方式從線性到非線性的轉變為前提。柔性管理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點在于具有明顯的內在驅動性。
(二) 柔性化教學的概念
“柔性教育”源于“柔性管理”一詞,是指以滿足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相關要求和培養學生相關適應能力為宗旨,在教學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和可組合性的教育,該教育能夠滿足學生持續發展的需求。這里的“柔”與“剛”是相對的。
柔性化教學,是柔性教育的相關思想在教學方面的深化,“柔性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采用適合學生發展的個體化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改變意識,特別注重對學生個性化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柔性教學和柔性管理一樣,最先起源于西方,現已在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的教育中廣泛運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日益發展給柔性化教學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新的挑戰。
二、 高職會計專業就業分析
財會行業一直是傳統行業里的常青樹。社會經濟中,無論公司處于何種行業、規模大小,都需要財務會計人員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本文以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學生為主體,運用調研方式進行研究,對高職會計專業就業情況進行分析。
(一) 高職會計專業就業調研
1. 調研基本情況
(1)調研目的。充分了解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相關狀況;充分掌握相關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及具體崗位要求;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為本專業的課程設置,特別是實踐教學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可靠依據。(2)調研時間。2017年1月~9月。(3)調研方式。企業走訪、座談、會議交流;畢業生問卷、走訪及電話訪問等。
2. 調研實施
(1)企業走訪。本次調研走訪了武漢左嶺新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向人事部主管、財務主管了解企業中財務會計崗位的種類設置以及相關崗位群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情況。另外,座談調研了武漢盛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詳細了解這類小型企業對財務人員的人才需求。(2)問卷及電話訪問。對2017屆會計專業畢業生進行了問卷及電話訪問。訪問的內容包括個人工作情況、就業企業類型、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對就業的影響等三個方面等20個問題。
(二) 高職會計專業就業現狀及特點
根據企業走訪和問卷及電話訪問的調研結果,分析高職會計專業就業現狀及特點。
1. 學生層面的就業現狀和特點分析
(1)就業區域。報告顯示,75%的畢業生集中在湖北本地工作,其他25%的學生主要選擇在廣東、浙江、江蘇、深圳工作。(2)主要工作途徑。隨著網絡的發展,學生找工作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家庭社會關系和網絡及招聘會。(3)工作薪酬。學生工作薪酬集中在2000~2500元之間,并呈典型的正態分布。
(4)福利待遇。根據統計數據,公司為學生提供的福利待遇主要是提供住宿和餐補。
(5)被錄用的原因。在調查中,學生普遍認為面試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資格證書和社會實踐。
2. 企業層面的就業現狀和特點分析
(1)企業規模。學生就業的公司中,企業職工規模在100人及以上的公司比重為40%,100人以下的比重為60%;企業資產規模1000萬以下的中小企業為主,其次為3000萬以上的企業;49%的公司擁有會計都不到5人。這說明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主體是中小企業。
(2)就業企業行業。學生就業的企業所處行業較為分散,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其中服務業和商業占據主導。
(3)用人單位所看重的學生必備的專業素質。用人單位認為學生最重要的專業素質分別為財務軟件熟練操作能力、辦公軟件熟練操作能力和手工賬務處理能力。
三、 會計專業柔性化實踐課程體系實施的必要性
(一) 傳統剛性實踐課程體系的弊端
1. 實踐內容單一,缺乏整體性
實踐內容單一主要體現在實踐項目主體單一和實踐科目單一。第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的主體多數選擇工業制造企業,其他類型,如商業企業等主體形式很少涉及。第二,多數會計實踐教學科目只涉及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而針對財務管理等科目的實踐非常少。
會計實踐性教學活動之間銜接性差,不成體系;會計人才市場對畢業生的新要求如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沒有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與之相對應。
2. 校內實踐缺乏立體感,校外實踐“只能看不能干”普遍存在
根據目前條件,多數職業院校對于會計專業的校內實踐的方式主要采用會計業務模擬實踐,這種方式與真實的企業會計核算業務還有一定的差距,處理環節上缺少真實會計業務往來的立體感。對于會計專業校外的實踐教學,由于企業財務信息具有特殊的保密性,具體實踐中“只能看不能干”的現象普遍存在。所以,校外的會計實踐教學有些流于形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