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更是增長見識、豐富內心、充實自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我們不可以脫離了閱讀,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更應該從小培養。培養閱讀的愛好和興趣,讓閱讀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件樂事。然而,童年時期的閱讀體驗更需要成年人的正確引導,本文著重從童書閱讀這個方向,來淺析如何正確指導兒童閱讀。
關鍵詞:童書;閱讀;指導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故事書。故事書使我對語文的學習產生了興趣,我的作文能力也是在無形中被磨練出來的。所以,我想將這種愉快的經驗也分享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可以透過童書發揮無邊無垠的想象力,并且學習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我堅信,童年需要生活在童年的故事里,缺失童書閱讀的童年是不完整,乃至是病態的。美國的迪奧·波斯曼在上個世紀看到工業時代的兒童漸漸喪失童年的樂趣和童年的性情,憂心忡忡、心急如焚地寫出了《童年的消逝》這本書,呼吁人們重視兒童的經典童書閱讀體驗。
敬重兒童、敬重兒童的生命和樂趣,其實就是敬重人類自己的生命。真正的童年,需要兒童與大地的親密接觸,需要有歡笑與想象,需要童年的書籍,然而,我們卻忽視了經典童書閱讀的推廣、倡導。我們給孩子開的書單上有幾本是真正童年的書籍?如果童年缺少童樂和閱讀,成年以后又拒絕閱讀的情境培養,導致成人的世界普遍顯得蒼老,缺乏熱情和詩意,缺乏天真和感情。正如上海的兒童文學專家梅子涵所言:“童年在童話的故事里,長大之后才會按童話故事的理想和秩序來設計來建設,世界是這樣美麗起來的,中國也非得這樣走去。”
教師、家長,乃至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們,都應該成為兒童童書閱讀的點燈人,把一本本有趣又耐人尋味的童書,推介、饋贈給孩子們,讓他們興致勃勃地閱讀,浸染書香,朦朦朧朧間,使兒童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
那么,我們如何進行童書閱讀的指導呢?下面將我多年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的一些有效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 制定童書閱讀指導目標
(一) 知識的探討:從圖片帶到文字(文學)。
(二) 情趣的培養:從短篇到長篇。
(三) 文學的訓練:從趣味到知識探索→學習區的規劃(益智區、美勞區、圖書區)
(四) 品德的陶冶:從間斷到習慣。
二、 了解影響兒童閱讀的原因
(一) 年齡。年齡的差別決定著兒童對書籍形式、內容等的選擇。一本書圖畫、文字的比例,書的厚薄,內容的深淺難易等,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態度。
(二) 性別。男女不同的角色對書籍的選擇會有一定的差別。
(三) 智力。一個人的智力結構與發展水平是影響閱讀的深度與廣度的重要原因。
(四) 環境(不影響視力)。班級、校園、社會和家庭閱讀的氛圍是兒童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培養的決定因素。
(五) 書的編印。一本書編寫和制作的內容、形式影響著兒童對書的選擇與認同。
(六) 遺傳。先天的各種因素對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水平會產生較大的制約。
(七) 鼓勵。他人的激勵對激發兒童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塑造閱讀的意志會產生巨大的作用。把閱讀教材當處罰必然遭到兒童的排斥,會嚴重挫傷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八) 老師指導。及時、適度的指導會為兒童閱讀雪中送炭。
三、 明確童書的來源
購書、交換、要求贈送、復印、愛的圖書巡回箱、圖書閱覽室借閱等。老師做篩選,家長做合伙人幫助孩子閱讀(避免影響兒童思考)。
四、 設計童書閱讀活動流程
孩子的閱讀是需要逐步來引導的。
(一) 用經驗引起閱讀動機。成功的經驗與快樂的體驗,是激起兒童閱讀動機的催化劑。
(二) 介紹封面及封底。精美的插圖和獨特的設計能讓人愛不釋手。
(三) 暖身活動,引起閱讀興趣、經驗分享。
(四) 導讀概覽內容、講述大意(視情況朗讀或默讀)
(五) 討論
1. 注意討論的技巧。
例如:小組合作學習——異質分組法。
六六、四四討論法——六個人一組,每人一分鐘;或者四人一組,每人一分鐘。
※內向的兒童不要放在愛搶話的兒童那一組。
※老師要做組間巡視。
2. 評論小朋友的心得。多鼓勵引導,少批評指責,勿打分數或等級。
(六) 小結活動
老師對內容進行說明、整理,幫助孩子從頭復習一遍,引導兒童把握文本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分析人物,提升價值認識。
(七) 延伸活動
1. 角色扮演;
2. 創意寫作;
3. 繪畫活動;
4. 分享活動;
5. 其他:剪貼、猜謎、比手畫腳、猜一猜。
如何讓兒童閱讀回歸快樂的本質,實現兒童精神的發育與生命的成長,從學校到個人,都有許多事可做。那么,就讓我們引導他們立即開始童書的閱讀吧。
作者簡介:何思全,四川省廣元市,四川省旺蒼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