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現今小學語文教材也在進行整改,在蘇教版教材中便精選和納入了許多故事類文章,由于其本身故事性的特點和優勢,情節生動有趣,能夠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而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加深對文章的記憶與理解,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開始逐漸嘗試文本復述的教學策略,以便學生能夠將故事內化于心,并升華故事主題。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故事類文本復述的意義和策略展開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故事類;文本復述;策略研究
一、 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后面提出了諸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和演練課文”“復述課文”等要求,旨在提高小學生的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在故事類文本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常常會對相關的情節產生很大的興趣,但對于課文的講解和分析過程卻覺得索然無味,導致實際的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因此,在針對故事類文本展開教學時,教師應實施有效的復述策略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 故事類文本復述的意義
文本復述即是指將原文章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重新組織語言將相關內容表達出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主要方式包括詳細復述、擴展復述、概要復述和變式復述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常常會包含一些故事類的文章,這些文章能夠極大地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在對其進行復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他們對文本的記憶與理解能力。同時,在不斷的練習中還能逐漸增強小學生對知識的概括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選擇文本復述策略,并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差異性讓其對文章內容進行交流、復述和演繹,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 故事類文本復述策略研究
(一) 詳細復述
詳細復述是文本復述的基本策略,也是一種很常用且較為簡單的一種復述方式,需要復述者根據原文結構等將內容詳細敘述出來,如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重點內容,無需進行再加工,且不能改變故事的原本意思。在小學語文故事類文本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出這種文本內容本身的優勢,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效實行詳細復述策略,進而不斷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在采用這種復述策略時,其主要的方式有:首先應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并充分理解文章的結構和大意。其次應進行合理地選擇性記憶,突出文本的要點。最后應遵循原文本的順序結構,突出故事文本的條理性。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文時,這篇故事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只烏鴉經過不斷地嘗試后喝到水的故事。在進行復述前,教師應引導小學生要抓住文章的主線,并將故事的情節連接起來,即圍繞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瓶中的水的主線,并串聯烏鴉為了喝到水瓶中的水而采取相關措施的情節。在詳細復述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嚴格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復述,不能與文章原意脫節,保持復述的連貫性,從而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寓意的理解,即在生活中要學會觀察和探討,并運用智慧解決實際的問題,而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二) 擴展復述
擴展復述是指在原文本的基礎上對其中沒有明確的內容進行補充,相當于將文本內容進行擴寫的一種復述策略。既要保證文章原意的完整性,又要增添復述者的想象,從而促使文本更加生動、更具感染力。這就需要復述者在復述過程中選好合適的擴展點,并加以自己合理的想象,從而不斷充實故事文本。例如,對于《狐貍和烏鴉》這篇故事,它主要講的是烏鴉因狐貍的阿諛奉承而上當并丟掉了自己辛苦得來的肉的故事。在文章中,狐貍一共對烏鴉說了三次話,前兩次的說話中烏鴉并沒有上當。但當狐貍將烏鴉與麻雀進行對比時,狐貍夸贊烏鴉的羽毛更漂亮,歌聲更動聽,這時烏鴉便感覺非常驕傲而真的開口唱歌,結果肉被騙走了。對此,在進行擴展復述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并針對肉被騙走后狐貍和烏鴉各自的反應和狀態進行擴展,從而增強故事的完整性。
(三) 概要復述
概要復述是指在理解了文章原意和大概的結構后,需要復述者將其中無關緊要的部分進行刪減并用最簡潔的語言將文本重點內容復述出來,并確保所復述的內容能夠將文章的大意完整表述出來,相當于寫作中的縮寫。這種復述策略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它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效運用這種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為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哪吒鬧?!方處熆衫锰釂栆胨伎嫉姆绞阶屝W生,如哪吒為什么鬧海、哪吒幾次鬧海的做法等,并感受其不畏強權、敢于斗爭的精神。在理解了文章的大意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概要復述。
(四) 變式復述
變式復述是一種較為復雜的復述方式,主要是在把握原文意思的基礎上對文本內容進行改寫,如可對故事文本的發生順序、人稱等進行合理地改變,還可將文本題材進行創新,促使文本內容更加完整的同時,進而增強故事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這種方式對學生復述能力的要求較高,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還有利于提升其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例如,對于《嫦娥奔月》一文,其中涉及較多的小故事,如后羿射日、王母贈藥、嫦娥奔月等,因此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變式復述,對幾個小故事進行自由重組和安排,并可適當加入自己的想象,進而形成新的文本結構,加深學生對每個故事的記憶的同時,不斷提高讓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
四、 結論
綜上所述,文本復述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而故事性文本本身又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條理性。因此,在開展故事性文本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文本內容和課堂需要等合理運用詳細、擴展、概要和變式等復述策略,促使小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將文本內容轉變為自己語言內容的能力,加深其對文本記憶與理解的同時,不斷積累語言知識。此外教師還應堅持因人而異原則,在共性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指導,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等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志蘭.故事類文本教學中復述策略探究[J].江蘇教育,2016,(21):27-29.
[2]張向陽.故事類文本復述策略淺談[J].語文天地,2016,(33):12.
作者簡介:
瞿娉,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