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學具有多層次的思考與邏輯方式的特點下,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同,以義務教學課改方針為根本,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在注重成績輸出的同時,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培養,在這兩方面上研究培養自主能力及思維培養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就提高學生思維培養的教案同自主學習的方式等產生研究。
關鍵詞:數學;自主能力;數學思維
一、 小學生缺少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培養的原因
禮記里記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即要博學,廣泛獵讀,并對其中的知識進行自我探究,謹慎思考,辨別其中明理,再落實所學??梢娨龑W生學會建構比較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其特點來發現教學的缺陷和優點。
(一) 接受被動式教學
課堂是一個存在兩個群體的互動情境。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往往對知識的對錯有一定的獨裁權,不滿學生正面反對他的課堂權威觀點,也不喜學生衷于從錯誤觀點反向思考、探究對錯。小學生三觀正處于需要被引導的階段,此外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關注這個問題,教學模式不適應部分學生,難免會造成學生興趣不高,接受能力處于被動狀態,導致教學質量良莠不齊的結果,無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培養是與自主能力相生的,在較差的能力基礎上,思維形式無法牢固。
(二) 基礎不牢,落后于教學進度
學生的數學基礎功底不好,知識掌握不足以理解逐一而至的課程章節,難免造成學生處于一種好學卻無力跟上的消極情緒。教學進度太過于注重速度,忽略教學質量,也會脫離教學目的,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有速率無效率,造成的損失可非同小可,就好比撿芝麻丟西瓜似的,沒有獨立的思考空間和時間,不利于學生及時消化知識,掌握核心思想,培養其自主學習。
(三) 學習方法不適合教學學習要求
教學方法不僅僅是教師的傳授知識的方法,還涵納了學生的學習方法,縱使老師的傳授方法再好,倘若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教學要求,不具備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仍然難見得到高效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方法與老師傳授方式相互間的不適應,難以磨合,摧殘的作用是兩面性的,打擊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能力。
二、 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
自主學習能力就是一個人相當自律的,有規劃,有效率的進行自我知識的學習、歸納、整合。其中也經過反復的探索和考究。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還不完全具備這種能力,教師需要通過教學引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掌握并強化這能力。需從教學的多樣化、趣味化、互動化來入手,逐漸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根據他們活潑、好動的年齡來形成培養思維方案。
(一) 重視小學生感悟能力
小學數學考究的是理解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培養感悟能力,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把實際生活中碰觸到的分享事件來結合知識點,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并提出多種方案,同時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看法講出來,教師可以在旁激勵并點評糾正,在學生的講話中總結出數學思維下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在無體驗化時,可以在課堂情景模擬,以別的事物來代替文中物,增強同學知行合一的意識,強化課堂記憶。以便同學們學會以聯想法,感觀法來應用于小學數學學習中。例如: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課本上的題目,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了檢查,同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使所學知識得到升華,也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生活中的數學”能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二) 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現在的時代提倡培養創新意識,開拓性思維,依據課本上的有限的文圖,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以不同的視野,多種角度探討同一個問題,同時推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先布置課前作業讓他們找些關于數學與生活相關的資料,推崇獨立完成,可借助父母協助或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同時教師找出類似的題材一同進行探討,比較兩者不同時,讓學生評價優缺點,從多角度看問題,不僅對思維有拓展作用,還有利于解題時的發散性思維。比如說在小學數學階段的乘除法口訣,對于小學生是有些抽象的,但是利用充分的時間,加上課堂上豐富有趣的教學,引用多樣化的教學過程,加強學生對知識難點的認識和學習。再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發言或者寫出他們的感想。同時,教師也需進行多方面資料準備豐富教案內容。在課堂上普及的同時,完善他們不足之處,形成優良的開創思維模式。
(三) 提高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和能力
在國家政策上,已經給學生掌握終身學習提供了一定保障,接下來就是教學上需不斷提高質量,培養、完善學生對學習方法和能力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學習過程中,教學理念推崇規劃、預習、聽課、摘抄筆記、思考問題、總結、課后復習等一條龍的學習方法,很多同學缺少預習和復習,教師在依靠課后布置任務這一項,無法確保全部學生能完全做到,所以課堂上得帶領著同學們回顧上節課的知識小結,并在一節課結束前兩分鐘大略總結本課堂所學內容,在課堂中講解分析的同時,介紹該用何種角度去入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解決方法,無形中給同學們起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讓學生們在寫練習時,總結所學到的內容,大致分析自己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就他們的所寫過程,進行細節矯正,逐漸改正學生不良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方法和能力。
三、 總結
以被動式學習到主動式接受教育,倡導學生以主導者地位來看待知識的處理方式,就像著名教育專家周一貫所說的:在教師的探索研究中,科學的教育體系能帶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學習中引領大方向,促使他們學會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自己的思維導向中成為自主學習知識建構者。
參考文獻:
[1] 李俊麗.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28).
[2] 梁冬艷,徐泉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索[A].2012年浙江省醫學教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
作者簡介:
曹丹,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廟橋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