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熱點之一,就是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更加彰顯了教學情境的重要性。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通過營造生趣盎然的學習氣氛,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創設教學情境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精彩教學;情境創設
教學情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時效性和科學性的特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能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入理解,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和認識數學概念,初步形成知識結構。通過不斷思考,培養自身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創新能力,在快樂中學習,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一、 初中數學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性
作為一門重點教學學科,數學知識始終貫穿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學生自從進入初中之后,就要為迎戰高考做好準備。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黑板+板書,采用灌輸式教學,枯燥而又乏味,不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起來,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而應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方式幽默有趣,會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能進一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雖然重要,個體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要,數學知識涉及面比較廣,數學能夠帶來獨特的視角,用數學中的特殊語言和思維,有利于形成對世界的別樣的認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問題情境,生活情境和趣味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 初中數學創設教學情境應遵循的原則
作為一種問題背景,問題情境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和教學思想下,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問題情境有自身的實施原則和基本特點。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必要是的手段。通過內化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之一,通過創設有趣和現實的情境,使學生接受良好的情感體驗。由此可見,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的基本原則,就是知識性和趣味性。如我在教八年級數學“最短路線問題”中,對“將軍飲馬”的問題進行了設計。“兩線段之和最短”這個問題,早在古羅馬時代就有了。傳說亞歷山大城有一位學者海倫,對物理和數學都非常精通。
一位羅馬將軍曾有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有一天專程拜訪他,請求得到問題的答案。將軍每天騎馬,出發地為從城堡A,到達地位城堡B,途經一處小溪,馬兒需要飲水一次,那最短的路程應該是怎樣的?“將軍飲馬”的故事家喻戶曉。我在講完這個故事后,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都想知道將軍飲馬中最短的行程是怎樣的。在這一環節中,完美地體現了創設情境的有效性。
三、 初中數學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
1. 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是從生活中來,最終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學習數學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真正實現學以致用。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營造學生所熟悉的情境,使學生真正體驗數學的價值,并和數學融為一體。在設計教學思路的過程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與新課標的核心思想相一致。其次,教師應努力轉變角色,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環境,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在新課標中,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對新的知識體系主動構建。為此,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應善于引導學生,對新知識不斷發現和探索。以更好的發現數學的魅力,充滿激情的輕松的學習。為此,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能促進學生積極轉化思維,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能夠對數學知識深入研究、勇于探索和大膽猜測。對于以獲取的知識,通過靈活運用,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產生一種愉悅感。為此,教師應讓教學富有情趣。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快樂的接受知識,真正體驗“有趣和成功”。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章時,教師可采用激趣導入,先講解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個故事:地上有一群鴿子在覓食,樹上有一群鴿子在歡唱。若從樹上飛下去一只,則樹下和樹上的鴿子數量是一樣的。若在地上覓食的鴿子飛到樹上一只,那么樹下的鴿子是整個鴿群的三分之一,請問樹下和樹上,鴿子的數量分別是多少?通過導入整個問題情境,立刻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2. 設置問題情境
構建初中數學課堂的一種有效方式,就是高效課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立足于學生所學的知識特點和知識結構,對恰當的問題進行設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中來。使學生從對知識的機械接受,向主動解決問題轉化。例如,在初中數學“四邊形”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對以下問題情境進行創設,并將一系列問題提出: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哪些物體是呈現四邊形?老師拿了幾塊不同形狀的巧克力,讓學生回答,哪個是四邊形。學生會迅速開動腦筋思考。由此不僅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還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3. 創設情趣化情境
首先,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教師還應對充滿情趣的問題情境精心構建,引導學生對大數據時代的各種資源充分運用,學會探究和質疑,尋找數學的價值,以此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例如,在對八年級數學《等腰三角形》一節內容進行講解時,我對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進行設計:“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將一張長方形紙片對折,再將陰影部分用小刀剪去,在展開裁剪后的直角三角形展開,得到△ABC。下面,在請同學們思考:△ABC是什么三角形?”通過創設情趣化的情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充分體驗,并在動手操作實驗中,獲得了成就感,學會了探究學習。
其次,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出具體問題,布置學生主動查找資料,利用互聯網等,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依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流程,通過對一系列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型的構建,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通過此問題情境的創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發揮空間。教師應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主動探索數學奧妙。endprint
4. 初中數學創設教學情境有效性的思考
新課改要求初中數學教學應富有挑戰性,內容有意義,并貼近現實。提倡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對數學更好的理解和體驗,并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在當前數學的一個熱點問題,就是對情境的創設。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出現了“片面追求生活化”的傾向以及嘩眾取寵的傾向。一些教師在創設情境中,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重視,造成了較為低下的課堂教學效率。一些學生缺失對數學規律的掌握,對數學概念具有相對模糊的理解,由于出現認知障礙,而導致對數學的恐懼。為此,教師應反思創設情境的有效性。我認為,創設情境的關鍵,是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形式并不主要。重要的是加強數學內容和學習已有經驗和知識間的聯系,以促進學生學習行為的形成,并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改善,創設問題情境,必須注重有效性,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是教師情境的創設,應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現狀相符;二是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三是能讓學生自主學習。
四、 結論
隨著不斷推進的新課程改革,創設情境,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創設問題情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立足于實際情況,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引導學生學會計算,注重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的培養,根據每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身上的潛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出來,真正實現教學與發展的統一。
參考文獻:
[1]李靜.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
[2]穆秀明.試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
[3]黃霖明.建構主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2017(20).
[4]楊益.基于自主探究的初中數學教學會更精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5]吳秘.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6]鞏玉靜,劉曉靜.善用教具助力做數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
[7]高歡歡.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
作者簡介:
柯文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惠華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