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促進高中美術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當通過生活化案例的融入、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美術寫生實踐活動的開展,貫徹落實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全面提升高中美術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意義;對策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美術作為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程,在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不斷探尋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使高中美術的教學回歸生活,是促進高中美術教學改革,實現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高中美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不斷改變固有的教學觀念,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將美術的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發現生活之美,感受美術之樂趣,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 生活化教育理念運用于高中美術教學的意義
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學理念運用于高中美術的教學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1.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習而言,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對美術課程不夠重視,尤其是對已經面臨高考的高中生而言,美術課程更是被放在了邊緣化的位置。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對美術課程教學不夠用心,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強。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改變教師固有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美術課程對于陶冶學生情操,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過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學習壓力較大的高中生而言,美術課程的生活化,無疑是學生學習之余的一劑調味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2. 有利于促進高中美術教學改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充分肯定了課程教育與生活聯系的積極意義。而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庇纱丝梢?,新課程改革也格外強調教師貫徹落實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落實生活化教學理念,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有利于促進高中美術的教學改革。
二、 高中美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結合以上分析可見,在當前的高中美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就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而言,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以及學生學習壓力的影響,高中美術的教育存在一直過于理論化的現狀。基于這樣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高中美術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改的理念,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充分運用到高中美術的課堂教學中,促進高中美術的教學改革和發展。
1. 融入生活案例,彰顯藝術之美
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一個有效的對策在于將生活化的教學案例有機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我們知道,案例教學是改變傳統知識灌輸、改變純理論化教學現狀的有效途徑,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當巧妙地通過生活化教學案例的輔助,不斷刺激高中學生的感官和視覺,讓學生感受到藝術之美,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效率。同時,在生活化教學案例融入的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藝術空間,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楚王問鼎——商周青銅器藝術》時,除了給學生普及青銅器的相關知識以及青銅藝術的發展階段及特點等,還應當結合商代的社會背景,讓學生了解該朝代的社會風尚以及禮樂制度等等。由于學生在書本上難以充分了解青銅器,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將青銅器的圖片資料、影像資料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一飽眼福,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整合學科知識,構建美術意境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的目的應當是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美術的價值和意義,能夠用藝術的眼光看待美術課程,不斷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因此,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加強學科間知識的整合,讓美術課程與其他學科如音樂、語文等學科有機整合起來,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打破學科界限,不斷提高學生美術學習效率。例如,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將一些抑揚頓挫的、頗具情感內涵的背景音樂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給學生構建好的藝術情境,讓學生在這種宛轉悠揚的旋律中得到心靈上的放松,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學生在美術繪畫過程中的緊張情緒,同時,音樂有利于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鳴,讓學生更快速地融入到美術的教育中,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3. 戶外寫生實踐,體會自然之美
藝術之美源于生活。從根本上講,戶外寫生是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想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賦予學生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可以通過適時帶領學生戶外寫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大大自然中,在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繪畫能力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然之美。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高中美術《與時俱進——現代雕塑》時,除了給學生了解傳統雕塑與現代雕塑的發展以及歷程,讓學生了解雕塑與文化格局、藝術觀念和表現手法等之間的聯系,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城市雕塑,帶領學生到地區所在地的廣場寫生,近距離感受雕塑之宏偉,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應當徹底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通過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不斷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改革創新高中美術教學,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郭艷紅.淺談高中美術課堂生活化教學[J].試題與研究,2013(25).
[2]朱元燕.高中美術教育的生活化芻議[J].讀寫算,2015(16).
作者簡介:
佘洪玲,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第十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