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娟
摘要:農村金融項目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產業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這一組成部分直接推動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目前我國處于互聯網金融背景,這一現實背景要求必須對農村金融進行轉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農村金融;金融轉型;轉型方式;問題與對策
一、針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轉型現狀進行分析
(一)互聯網技術為農村金融轉型提供基礎動力
早在三四年以前,我國的財政部門就指出,要想促進農村金融項目的進步與轉變,就得對其使用互聯網技術。這便要求我國相關部門將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通訊部門與金融項目聯合起來,尤其是農村金融項目。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逐漸對網絡建設進行不斷更新,我國的網絡系統從之前的2G網絡,已經進化到現在的4G網絡,目前正在試運行5G網絡,網絡運行速度越來越快。隨后,這三大通訊部門又都開始向寬帶業務發展,我國的網民量已經突破6億用戶,許多農村地區都家里戶戶擁有互聯網設備。除此之外,在我國的許多領域,也已經普及到了互聯網技術。在這種現實情形下,農村金融轉型有了基礎動力。
(二)互聯網技術促進農村金融發生轉型變化
互聯網金融背景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的有效結合。我國的互聯網平臺要求為:自由,民主,即允許廣大網民群眾自由發表言論,只要在我國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即可。我國傳統金融行業模式為:銀行柜臺出納員和客戶之間通過存折進行金錢對等交換。并且,金錢數額也是由柜臺出納員口頭進行清點的?;ヂ摼W科技的利用,使他們之間的交易媒介變為磁卡,只要通過刷卡的方式就可以繼續保持這種平衡關系,并不需要彼此之間的正面接觸。同時,貨幣清點也是由機器代替人工來完成的。而這種農村金融轉型模式是由互聯網技術推動的。
二、針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轉型原因進行分析
(一)我國社會經濟形式發生轉變
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的農村金融項目發生了一系列的轉型。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開始重視環境污染與能源消耗問題,而不是只是一味地進行投資項目。我國在產業結構上的調整影響了農村金融項目的發展。因為,國家在經濟投資項目方面的減少,影響了國有銀行資金的流通量,這時的國有銀行對于農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輔助功能也隨之下降。這使得農村金融項目唯有改變自身才能在社會現實中得以生存。
(二)我國社會經濟迅速提高
近兩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呈下降狀態。同樣的,人均生產總值也呈下降狀態。在這種社會經濟的影響下,我國的農村金融項目運營已經無法維持自身發展。這便要求農村金融項目必須開辟出一條適應自身發展的新道路,那么這時農村金融項目不得不發生一些本質上的轉變,這樣才能維持其自身的發展,否則只能在經濟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我國社會經濟競爭力迅速增長
農村金融資金互助社機構,以及農村金融機構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國有企業和農民階層有關的業務發展。這使得國有企業為了重新鞏固與農民階層的利益關系,開始將互聯網技術滲透到金融項目中。在我國的各個地區中,上到市級城市,下到農村小鎮,都開始普及金融互聯網應用。農民階層不再需要去上級城市,就可以實現轉賬和存取款業務。這種互聯網金融技術極大的便利了我國農民階層的生活。這時,農村信用合作社機構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就必須向類似的產業結構進行轉型。
(四)我國社會經濟市場挑戰日益明顯
農村信用合作社自從開展了貸款業務以后,隨后也提高了存款生成利息的比例。由于農村金融項目不屬于國有經濟體制,所以農村信用合作社在一些方面還是區別于國有企業的。它主要是以盈利為主要目標,但是又不會損害農民階層的利益。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它同樣的也提高了貸款項目的利率。通過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之間的差價來獲取額外的經濟利益。但是這種操作行為是有一定市場風險的,故要對農村金融項目進行產業化結構調整,使其能夠避免迎接我國社會經濟市場帶來的挑戰。
(五)我國農村經濟趨于多元化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農民階層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這使得農村金融項目不再是單純地為農民階層保障經濟收入而存在的,更多的農民階層可以通過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機構進行農村金融項目的投資,以此獲得一些經濟回報。另外,在農村金融項目中也引入了互聯網技術。因此,我們的農民階層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咨詢,轉賬,結算等業務。以上就是農村金融項目發生的轉型,之所以轉型是為了保障農村金融項目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歷程,不然只能被我國社會所淘汰。
(六)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現狀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的農村金融項目盡管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其在本質上與其他國有金融項目還是有所差別。這主要是因為農村金融項目才剛剛被正式提出來,還沒有合適的定位標準,并且它的運行業務種類比較單一。農村金融所接受的主要消費群體是農民階層,因此絕大多數的金融項目都是給農民階層免費提供服務的,這使得它自身運營的成本提高了。除此之外,農村金融項目與其他國有金融項目的區別還表現在專業水平方面,農村金融項目受到專業水平的限制,不得不轉變類型,這樣才能適應我國經濟市場的增長速度。
三、針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轉型措施進行分析
(一)建立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理念
在當前互聯網金融背景時代下,要求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必須建立能夠適應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的金融項目理念。這種新型農村金融項目理念要求,以防范農村金融風險,提高農村金融財政效率為主要工作任務。除此之外,現在是互聯網金融背景形式。因此,新型農村金融項目理念必須是與互聯網技術理念有緊密關聯的概念。
(二)建立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體系
我國要求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體系必須包含兩個部分,一方面是:農村金融項目必須服務于農民階層。另一方面是:農村金融項目必須以發展農業產業化為主。針對服務農民階層方面,要求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創立新型的農村金融網絡運行平臺,而不僅僅是局限于改善傳統的農村金融行業服務水平。針對產業化農業結構方面,要求農村金融結合互聯網金融技術,開發一些貼近農民階層生活實際的金融產品,這樣才能滿足我國農民階層群體的生活所需。
(三)建立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形態
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形態,要求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對客戶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同時,分析客戶提供的各種數據,并且對其的各種行為習慣進行掌握,以備能夠隨時為其制定特殊化的服務概念。這種金融營銷方式通常是單向進行的,同時具有個性化的服務特點。需要調動農民階層群眾與互聯網金融單位之間互動的積極性,借此吸引其他外來客戶。
(四)建立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模式
隨著我國國家政策的改革與實施,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模式也隨之誕生。這種新型的農村金融項目模式是為廣大農民階層群眾服務的,它使這些群眾成為整個農村金融項目中主要受益者。另外,此種農村金融項目模式也使金融經濟市場可變效率更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發生農村金融轉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時代發展產物的誕生并不都是有利的,有的產物由于發展不完整、體制不健全,就會出現許多的漏洞。如果對這些漏洞不采取措施,將最終會導致整個農村金融體系的衰敗。因此,相關金融行業負責人要采取措施來填補農村金融體系的疏漏部分,使農民階層群眾的經濟利益有所保障。
參考文獻:
[1]陳騏.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轉型是必然趨勢[J].經濟研究參考,2017 (12):20-21.
[2]李紹.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機構轉型發展分析[J].南方農業,2016,10 (24):96+98.
[3]蘇行.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 (11):125-127.
[4]唐曉旺.“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金融機構轉型與創新[J].中州學刊,2015 (1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