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偉 郭立蘋
摘 要:在信息時代的環境下,“互聯網+”的提出為現代高校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建筑制圖》課程中應綜合考慮“互聯網+”所帶來的轉變及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來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結合“互聯網+”所帶來的技術來對《建筑制圖》課程進行革新及完善,以此來促使《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效率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改革;措施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許多新興科技不斷的發展及完善,而這也為《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更多的途徑,例如現今在高校教學中常采用的微課、網絡互動平臺、APP終端、三維建模軟件等都屬于“互聯網+”所帶來的新型教學方式,而這也為《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一、“互聯網+”背景下《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需求分析
《建筑制圖》是我院建筑學、城市規劃及歷史建筑保護工程等專業設立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空間的想象能力以及繪圖與識圖的能力。在現今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使得高?!督ㄖ茍D》課程在開展過程中所需面臨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在實際的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也需通過不斷的實踐來探索出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目前在《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已經逐漸取代了板書教學形式,而這也體現出了在現代技術發展下使得《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效率不斷提升。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教學效率,目前在各個高校發展過程中網絡課堂的建設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網絡課堂是以互聯網及其終端技術為基礎所產生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而這也使“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簡單來說,“互聯網+”直譯成中文應當是“互聯網化”,它強調行為的數據化,數據的聯接化、共享化、要素化,聯接的廣泛化,這樣的技術有必要為《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所用。
二、“互聯網+”背景下對《建筑制圖》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策略分析
1.改變教學模式。《建筑制圖》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基礎課程,在課程教學中應合理的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以此來對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及補充,并且在《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應充分考慮“互聯網+”所帶來的技術支持,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推動《建筑制圖》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微課”作為一種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授課手段在現今高校教學活動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廣及應用,其是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拔⒄n”在應用中可以充分的開發學生的課后時間,從而減少在課上理論教學的占比,并且此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根據“微課”的應用效果來看,其在實際中可以使教學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開發,在《建筑制圖》課程中一些需要進行重點演示的部分通過網絡媒體的可以呈現出更加清晰的演示效果,使學生可以針對自身需求來進行線上學習,之后整理學習中的疑問在課上解答。教師在應用“微課”進行解教學活動時需要綜合考慮《建筑制圖》課程內容是否適合應用此種教學方式,以此來確保教學模式的適用性。
2.開發教學資源。目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使網絡中的教學資源不斷的得到補充及豐富,因此在《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網絡中所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開發及利用,以此來對《建筑制圖》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并且在“互聯網+”的理念現今在網絡上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平臺,如“MOOC”作為“互聯網+教育”下的產物其富含了多個高校的教學資源,因此在開展《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活動時可以對此部分教學資源進行利用?!癕OOC”作為開放式教育平臺,其在實際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種類的課程內容,在《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通過對慕課的應用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對所學知識要點進行理解及掌握,從而達到有效提高學生個人專業素質能力的效果。并且教師在“MOOC”中參與發布課程還可以使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而這也可以更好地對傳統的《建筑制圖》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3.合理運用建模軟件。三維建模軟件可以更好的使學生對《建筑制圖》課程內容進行理解及掌握,并且在建筑制圖課程中許多內容都涉及到專業的軟件制作,若是單純的進行理論教學可能使學生無法將所學內容及時的轉化為實際的技能,這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考慮應用一些較為簡便的三維建模軟件來由學生自行對學習內容進行實踐,這樣可以使學生及時的對課堂內容進行內化,并提升學生在制圖中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在實際的《建筑制圖》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應用建模軟件進行建模推導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及創造能力,使其可以更好的對專業知識進行掌握。例如,建筑設計軟件中的草圖大師就是一款比較適合于《建筑制圖》課程教學的軟件。草圖大師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入門簡單、操作簡便、學習容易等優點,因此學生可以應用此軟件進行自主學習,通常在入門階段學生可以通過應用此軟件來掌握常規型體的模型建立,并且草圖大師建模速度快,能滿足教學過程中現場展示的要求。并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的發揮出網絡媒體的作用來進行《建筑制圖》課程教學,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進行操作演示,通過選取一些較為典型的案例,在網絡平臺中進行實時的建模演示,并且現場的建模演示還可以及時的對學生所產生的疑問進行解答,使《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活動可以更好的展開。
4.引入APP終端?!盎ヂ摼W+”時代背景下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異常的順暢,因此在《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應考慮如何將“互聯網+”所帶來的優勢應用于教學活動中,使課堂交流可以更加順暢、便捷、高效。《建筑制圖》作為一門對立體思維有一定要求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感覺有點難,而難點所在就是缺乏直觀的溝通方式。現有的APP終端加上現有的軟件就能解決我們缺乏直觀溝通方式的弊端,讓學生帶電腦或者IPAD等終端在課堂上跟老師進行互動,讓《建筑制圖》課堂的互動也變得直觀、高效。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作者也會進一步的進行實踐,進一步的探索APP終端進課堂的具體操作
方式。
5.建立網絡互動平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今天,各大高校也在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這個對于現有的高校教育體制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學生和任課老師的課堂以外的溝通太少了,而學生在課外自學《建筑制圖》這門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時,還是需要老師輔導的。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復習講過的內容,還可以預習下節課的內容;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提問題,讓老師能及時的知道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下一次課做更充分的準備。
三、結論
目前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產生了相應的轉變,雖然多媒體技術已經普遍的應用于《建筑制圖》課程教學中,但是為了可以促使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好的適應現代教學要求,在實際中應合理的應用“互聯網+”所提供的技術來對《建筑制圖》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以此來達到優化《建筑制圖》教學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對《建筑制圖》的專業內容進行掌握。
參考文獻:
[1]楊曉紅.《建筑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技視界,2016(27):323-323.
[2]宋玖余.高職院?!督ㄖ茍D》實訓建設和教學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3).
[3]許茜.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職《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2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