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
摘 要:我國文壇上不斷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但是物理方面的發展卻鮮有人問津。針對初中物理發展出現的缺少創新性、系統性的教學理念,重視教材理論知識,缺少實際操作,不符合新課標的發展要求,實驗過程中缺少良好的課堂秩序等問題提出了增加實驗操作、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等方面的策略,希望對未來初中物理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實驗操作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現狀
1.缺少創新性、系統性的教學理念
我國文學類教學內容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但是在我國歷史上促進物理發展的教育方針卻是少之又少,所以導致我國在物理教學方面缺少創新性和系統性的教學理念。
2.重視教材理論知識,缺少實際操作
在物理教學方面多采用的是類似文科的教學方式,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單純的講解,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層理論。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內容把更多的時間安排在課堂上對知識簡單地講述方面,更多地占用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際操作的時間。例如,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力”,在這一章講解過程中教師大多采用文字講解的方式完成這一章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對這一章進行講解時應將學生帶到實驗室,利用繩子和小球等器材,通過繩子拉小球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力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如何使小球受力。
3.不符合新課標的發展要求
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甚至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以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為主的教學方式,不按照新課標的標準進行教學活動。例如,教學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現象”,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有陽光的地方利用鏡子等器材,觀察光的折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只是在課上對書本上的文字進行簡單的闡述。
4.實驗過程中缺少良好的課堂秩序
學生在初中階段仍對外界事物有一種莫名的新鮮感,加上學生能夠進入實驗室的機會十分有限,所以在實驗室時學生不能聚精會神完成實驗,大部分學生進入實驗室之后交頭接耳,不能專心致志地完成實驗,那在實驗室中能夠獲取的知識就十分有限了。
二、制約初中物理教學發展的因素
1.缺少經濟支持
學校把較多的資金投入到了學校的校園建設以及項目調研方面,所以對初中物理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少。大多數人認為不論是語文還是物理都可以在課堂中進行,所以導致初中物理只能像語文教學一樣,對書面文字進行簡單的講述。這樣的發展現狀是由初中物理缺少相應資金支持導致的。
2.實驗設備相對落后
大多數中學存在著實驗設備落后甚至有些實驗設備根本無法使用的情況,這樣的實驗室形同虛設,教師當然也就把實驗課改成了用嘴來講述的課程,這樣不能去實際操作而是單憑教師去講述不能使學生在腦海里產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了解。例如,教師在實驗室要求學生運用串聯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時,可能部分小燈泡本身就存在問題,無論怎么串聯小燈泡都是不可能亮起來的。
三、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意義
1.有利于教學內容更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改革之后更加注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以及視野開闊的學生,物理教學改革有利于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九年級第十七章“歐姆定律”時,教師將學生帶到實驗室,通過讓學生觀看實際的電路模板了解串聯和并聯的不同形式,讓學生自己動手連接電路使小燈泡亮起了。這樣讓學生自己動手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更適應新課標的發展要求。
2.有利于學生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
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把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對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上,沒有做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這種把學生圈在課堂上的方式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雖然表面上可以看到學生在課堂認真學習的樣子,但是學生的內心是十分抗拒這樣的教學方式的。
四、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策略
1.增加實驗操作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增加實驗操作的課程。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動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學習為了教師、為了家長的錯誤觀點,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在實驗操作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2.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
學生對物理不感興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沒有向學生闡述物理的真正內涵,導致學生對物理不感興趣。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告訴學生物理不只是教材中枯燥的理論知識,更是可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技能。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所以教師更應該不斷轉變教育的模式,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方面,教師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驗操作,將教材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操作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喬建中.我國有效教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江蘇教育研究與評論,2010(1):20-24.
[2]陳健,張薇,朱純.物理教程案例教學與實踐[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285-286.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