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興趣教學法在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結合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對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策略進行總結與探討,希望能夠對初中體育教學提供一些積極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綜合素質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前提,想要解決目前我國初中體育教學在興趣教學法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進行多方面努力。
一、初中體育教學對興趣教學法應用的不足
(一)體育活動的設計存在誤區(qū)
興趣教學法是通過豐富的教學互動來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然而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以達到體育測試標準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顯得非常死板,缺乏目的性,甚至會照搬照抄教學案例中的體育活動,使體育活動的設計受到很大局限。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題意愿,使學生在參與體育互動時積極性不大,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率。
(二)缺乏完整的教學模式
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對興趣教學法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還缺乏完整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流程不完善,也嚴重影響了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性。首先,學校沒有依據(jù)興趣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制定明確的教學規(guī)范,實際教學中仍然會存在“放羊式”教學等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乏明確的指導與規(guī)范,只能依靠自身經(jīng)驗進行摸索,很難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1]。其次,由于缺乏完整的教學體系,相關的體育教學設施也不夠完備,這使得很多有效的體育活動都難以實現(xiàn),給興趣教學法的實踐應用造成了極大阻礙。
(三)興趣教學缺乏足夠的支持
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教學對體育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過分追求學生的文化成績,使得興趣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得不到足夠支持。首先,包括體育教師自身在內的大部分教師忽視體育教學的意義,認為體育課無關輕重,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體育課轉為文化課、文化課占用體育課時間等情況,這使得本就不夠充足的體育教學時間變得更少,體育教學任務自然就無法完成。其次,很多學校很少舉辦大型的體育活動,如籃球、足球比賽和拔河等,不能利用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反而會對體育教學產(chǎn)生抵觸心理。
二、初中體育教學運用興趣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學生自由組建興趣小組
受學生性格特點、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喜歡的體育活動也各有不同。因此,既然想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利用興趣教學法,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共同的體育愛好將學生組織起來,并自主建立不同的興趣小組,使學生能夠在合作與競爭中共同進步。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一些具有體育性質的藝術活動引入到課堂中來,如滑板、街舞等。讓學生既能夠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樂趣,也可以在興趣愛好的追求中實現(xiàn)身體素質的提升,從而將興趣與體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二)進行師生角色互換
在傳統(tǒng)體育課堂上,教師一般會選擇通過動作示范和語言講解進行體育教學,單一的教學形式不僅會影響教學效率,還會使課堂氛圍變得沉悶,使學生喪失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在應用興趣教學法的過程中,嘗試師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學生簡單了解課堂內容后,鼓勵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示范與課程講授,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印象,還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下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做好學習準備。
(三)組織豐富的游戲活動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游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具有體育教學價值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借助體育用具進行簡單的游戲比賽,如顛球比賽、運球折返跑等,這樣學生在競賽的同時能夠對體育活動有更多了解。其次,教師還可以在一些游戲活動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改編,保證其趣味性的同時增加教學意義[2]。最后,教師應盡量選擇能夠鍛煉學生素質的游戲活動,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對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反應能力等進行多方面訓練。
(四)重視心理疏導教學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體育教學不僅需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注重心理疏導,配合班主任及其他文化課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保護。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活動與體育鍛煉轉移學生注意力,消除學生的浮躁、急躁心理。同時,一些開放性較強的體育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如團隊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而競技型體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并提高做事專注度。
總之,興趣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全面性工作,必須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對興趣教學法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運用。
參考文獻:
[1]董志艷.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18):53.
[2]張春月.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中),2016(2):160-161.
作者簡介:朱志文,出生于1987年10月,男,福建泉州人,本科,中學二級,體育教育。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