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云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新教材使用背景下推出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它具有趣味、自主、發展等特點,可以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同時積累學生的合作經驗。數學是一門和實踐密切相關的學科。開展綜合與實踐課程,不僅考驗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靈活使用能力,還要求學生具有探究能力,能夠發現問題。需要在師生積極配合、共同努力下,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綜合與實踐;初中數學;現狀
開展“綜合與實踐”這門課程,要提倡學生把現實生活作為學習實踐的基礎。要把活動作為主要學習形式,鼓勵學生積極運用知識來靈活解決實際問題。要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推進綜合實踐課程的發展。下面就如何開展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展開論述。
一、“綜合與實踐”課程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現狀
數學實踐課程作為一個全新的數學學習平臺,沒有具體的教材指導,沒有可操作的參考資料,內容廣泛,開放性強,對于習慣于傳統性課堂的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們多數熱衷于教材內容,而需要在課前準備大量教學資料和全新教學形式的拓展延伸型課堂則備受冷落。對于可操作性和游戲性較強的課程部分內容,則因為不是考試范圍內的內容,部分教師為節省時間,提高書面成績而不愿深入進行;還有就是某些教師由于對實踐課題經驗不足,導致課前準備不甚合理,勉強開展實踐活動課程,收效甚微。更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學生和家長普遍重視考試分數,認為綜合實踐課程是游戲課程,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教學時間不充裕的條件下,有選擇性地停上。這說明反初中數學實踐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較大的阻礙。
實際上,綜合實踐課題在正式開展階段,往往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選取課題“數學與生活環境”,許多老師因為經驗缺乏,選題太大,即使教師自己探索都不是很得心應手,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許多學生就會敷衍了事,收效甚微。
二、有效開展“綜合與實踐”課程的對策
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效開展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標準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實際運行中應充分準備,積極實踐。綜合實踐課程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與日常教學緊密相連的。在新教材中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材料,但板塊與板塊之間給師生留下了廣闊的發展和實踐空間,教材內容對實際教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準確理解教材的內容和意圖。要將教學理念滲透進平時的教學之中,加強學生在知識上的儲備和利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熱情。同時要注意實踐活動開展的場地、設施的選取,檢查教學道具是否實用齊全,綜合實踐課程是需要物質支持的,切忌紙上談兵,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實踐活動備課時不必過多地追求華而不實的細節,要更多地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具體情況,突出趣味性和實用性。在設計教學時,應大體包括選題、議論、實踐、評價等階段,讓學生參與其中。要盡量尋找學生的興奮點,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行之有效的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比如,加強教師相關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對家長和學生進行有關綜合與實踐課程相關的普及,幫助學生認識到實踐活動對其學習生活的重要影響;實踐課題的選取,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觀念及興趣愛好;教師要努力適應角色的變化,真正成為學生實踐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有效地完成由傳統性課堂向實踐性課堂的轉變。
三、在“綜合與實踐”中進行探究
實踐活動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為了“實踐”,而是以“活動”為媒介去引導“探究”,活動只是形式而不是核心,要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逐步深入,以活動促探究,可以組成探究小組,培養合作精神,充分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群體資源和力量。從“小”課題出發,逐漸深入,杜絕為了實踐而實踐、為了活動而活動的表面文章的產生??梢宰寣W生以活動中發現的問題確立每個人的研究主題,記錄自己的收獲。要及時進行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擇取別人的長處,借鑒他人的問題,以此來完善自己、啟發自己,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人人有發現,次次有收獲。
例如,將實踐活動回歸社會,使學生走出學校,在大自然、社會活動、社區等地方展開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縱向聯系的同時鍛煉各種能力,使自己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然后定期舉辦學生實踐活動展示活動,如演講、辯論、成果展示等諸多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探究真正變成自己的成果。
教學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積極的配合,是數學綜合實踐課程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的作用應該是發現、創造適宜的課題,以此來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主動學習、探索學習,達到授之以漁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蔡慶有.數學“綜合與實踐”內容的課程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7(1).
[2]房玉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