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娥
摘 要:對“翻轉課堂”的認識和學習,翻轉課堂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的具體做法:課前,課堂和課后。
關鍵詞:“翻轉課堂”;兩個“翻轉”;實踐做法
近年來,“翻轉課堂”已悄然成為最熱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創新的話題之一,也必將對課堂教學改革帶來勃勃生機和活力。我校自2016年秋季開學也開始嘗試特色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并組織實施,即組建了信息化課改班,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經過不斷學習和教學實踐活動,對此感觸頗深。現結合自己的化學教學實際,談談我對“翻轉課堂”的一些認識和反思。
一、我對“翻轉課堂”的認識和學習
翻轉課堂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確,自主學習絕非被動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在“翻轉”中得以進一步的凸顯和提升。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翻轉課堂。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做好兩個“翻轉”:(1)“課前翻轉”——學生自己掌控學習。我們提倡學生在課前充分利用周末限定時間和晚自習學習時間,完成一些低層次學習任務,并做好聽課筆記。高層次學習(存在的問題)可留待課堂完成。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已養成了觀看“同步大課堂”“微視頻”等教學資源的自覺自愿的習慣,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地安排學習,而不必像在傳統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節奏快慢由學生自己掌握,可以停下來仔細思考或記筆記,還可以和同學討論,如還有疑難可將高層次問題留到課上解決,這應該也是翻轉課堂的使用原則。(2)“課上翻轉”——尤其要重視學習中的互動。翻轉課堂最大的優勢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由于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這讓教師有充足的時間與學生“交談”,回答學生的個性問題;或參與到學習小組中對個別學生的學習進行針對性指導。對學生的共性問題,此時教師準備好的視頻資源就成了師生間二次互動的“共享資源”,這種看似沒有任何改變的資源再利用卻悄悄地使師生間產生了奇妙的“思想共鳴”和“情感鏈接”,這是“翻轉”的魅力之一。既然教師只做指導者,也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平臺的搭設,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教師在巡視中更應該關注他們彼此合作的方式、狀態、效率等等。“翻轉”需要膽量,更需要教育智慧,我想這種“大膽放手”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尊重,這是“翻轉”的最大魅力。
二、我在實踐“翻轉課堂”中的做法
1.新課學習過程中,我們化學每周的新課內容基本為一到二節(主要針對高一、高二)。利用101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我甄選出合適的“微課”“同步大課堂”“PPT演示專題”、練習等,學生利用周末限定時間和晚自習時間觀看“微課”“同步大課堂”“PPT演示專題”,完成相應的練習。為能準確掌握學生的完成情況,我們要求學生做好預習筆記,完成相關測試,課前收齊教師檢查。課堂上教師先反饋預習筆記的檢查情況并且進行點評,然后學生以學習小組對本節知識點進行再次討論并進行展示,師生進行點評。對個別共性的難點知識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補充整理筆記。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提問或在教學平臺上留言提問。教師可以隨時回答解決學生的疑惑,也可利用教學平臺在線進行一對一解答,讓問題及時得到解決。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多提問,慢慢演變到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有一定量的提問,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學習思維。
3.課堂上鞏固本節知識,設計同步檢測。101網絡教學平臺上有較豐富的各類測試訓練試題,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挑選出5到10分鐘的測試題,以選擇題為主,101網絡教學平臺自帶選擇題閱卷系統,學生答題結束后提交就可顯示結果,并且給出檢測分析。對得分率較低的試題,可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查找原因。對于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可在課下一對一輔導。這樣可高效完成同步檢測。
4.單元復習和綜合復習時,利用101網絡教學平臺資源中的“微課”“同步大課堂”進行專題復習。比如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中的“烴和鹵代烴”“烴的含氧衍生物”和“有機合成”等。利用101網絡教學平臺資源進行智能出卷或手動出卷,大大縮短教師出題的時間,對于選擇題,教學平臺進行評閱,對于填空題和解答題,要求學生上交書面答題紙,教師及時批閱反饋,并進行講評,這樣的方式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總之,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改變教學模式。但它的成敗關鍵在于老師是否愿意改變,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更需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運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去豐富自己的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汪功清.翻轉課堂如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3):77.
[2]紀慧云.基于翻轉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2015(31):191.
?誗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