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忠
摘 要:縱觀2014年4月教育部研制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學科知識,還要在各個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包括知識、能力、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內容,鑒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主要從能力維度入手,來談一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能力維度;實驗探究能力;實驗教學
盡管我國正處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起步階段,但是核心素養培養卻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走向深化的階段。就初中化學教學而言,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在基礎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縱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我們可以從知識、能力、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對其進行分析,其中能力維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信息處理能力,二是化學學習能力,三是實驗探究能力。眾所周知,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所以本文立足化學實驗教學來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一、創設化學實驗條件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離開實驗的化學教學是無法有效呈現化學知識的。作為化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實驗探究能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引導學生扎實地掌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強調的化學實驗操作七項技能,二是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形成科學的觀念和科學的思想。其中科學觀念和思想更為重要,我們可以將之劃分為提出猜想、驗證猜想、證明猜想等。要想利用實驗培養學生以上所提及的能力,首先要具備開展實驗活動的條件,為學生創造參與課堂實驗的機會。倘若本校實驗基礎設施比較完備,教師需要盡量將學生帶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在觀察中自主地提出實驗假設,在小組形式下合作商量出適宜的實驗方案,教師收集學生的實驗方案,如果方案合適,則進一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實驗來探究化學結論;如果實驗方案不適宜,則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修改方案,以此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案下進行實驗操作。倘若學校實驗基礎設備比較欠缺,則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同樣需要使學生參與其中。我一般會邀請一名學生作為我的實驗小助手,其需要承擔的職能是幫助我完成實驗,在小助手實驗操作中出現錯誤的時候我會有針對性地對其給予糾正,為學生呈現出正確的操作方法,以此在動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
二、注重實驗操作
實驗操作能力是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素養,它可以為學生后續的化學學習提供充足的條件。但是,無論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就某一實驗操作行為進行多少次的提示,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時候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一旦學生操作出現錯誤,教師需要立刻對其進行糾正,避免長此以往學生養成錯誤的操作習慣。當學生操作化學實驗的時候需要帶領學生從練習實驗操作開始,諸如實驗藥品的取用,實驗裝置的選擇、安裝,試管的使用等,一項一項有序進行,以此打好實驗操作基礎。比如,在進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我會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對比分析氧氣和氫氣的制取裝置,在對比中設計出合理的二氧化碳制取裝置圖,然后結合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在小組合作下自主地動手安裝二氧化碳制取裝置,在裝置組裝之后,各小組在班級中進行展示,觀察其他小組裝置組裝的優勢與不足,以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在學生化學思維的碰撞下改善了化學實驗裝置。除了在實驗裝置研究之外,我還會鼓勵學生親歷實驗過程,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放出氧氣”的實驗為例,我會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思考為什么在實驗中我們看不到小木條越燒越旺,卻會發現火苗熄滅?在問題的引導下,鼓勵學生設計不同的探究方案,如一組可以用20%的過氧化氫溶液,在加熱的時候溫度不要過高,保證不會產生太多的水蒸氣,當有大量氣泡冒出來的時候,再將帶有火星的木條深入試管中;一組是將所生成的氣體通過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再將帶有火星的木條深入其中進行檢驗。如此,在不同實驗方案的檢驗下,學生會自主探究到問題的答案,加深了對該實驗的理解。
縱觀以上兩種方式,我們可以發現,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實驗的權利還給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此在實驗操作中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在知識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內容,從知識、能力、情感等維度入手來培養學生不同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以后應對社會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瑩.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課程體系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7.
[2]劉強,胡敏,黎良枝,等.基于初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構建化學學習活動理論模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7.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