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琪
摘 要:在化學教學實踐當中,很多學生存在著對書本知識掌握很好,但卻不知如何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現象。怎樣去解決這一問題呢?須抓住三點:培養學生的跨度思維、整體思維、靈感思維。
關鍵詞:初中化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在初中階段,化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學生到了九年級才接觸到。面對新的學科,多數學生是充滿好奇的。但時間不長,學生這種新奇感便不復存在了。作為化學教師的我,面對這種情形,特意作了一番了解和調查,梳理出了很多原因。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只是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書本知識,卻嚴重欠缺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中,要將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上日程。
一、觸類旁通,洞察機理,培養學生的跨度思維
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筆者認為,這其中有一條是最為基本的,這就是相當層面的知識積累。當然,有了這層積累,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將這種積累激化激活。說到激化激活,這就涉及思維的層面。對于化學而言,對于學生的思維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跳躍性。如果從橫向性來看,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跨度。學生的思維跨度越大,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就越立體、越深刻。這樣學生就能一點就通,而且能夠做到觸類旁通。這就有利于學生抓住事物的內在變化和發展規律,深入探索,洞察其間諸事物、諸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瓶頸,拓寬思維的維度。
教學“環境污染的防治”這一節內容,筆者先是對教學作了一個基本框架式的設計。比如,課時安排為兩課時,各課時具體解決什么問題,重點又要解決什么問題,都經過了認真的分析和預估:本節教學內容乃是對前面所學的有關內容(空氣和水)再做一番分析和研究,從而在此基礎上對各方面之情況做出總和,進而做出有一定指導性的結論。這其中,必然離不開一定的歸納和必要的生活延伸。為此,教學當中,我們一方面要強化教師的引導。這樣做的目的則在于通過對學過的知識回頭看,借助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
在這樣的學習情境當中,有對舊知的回顧,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建立知識網絡,這就自然訓練了學生思維的跨度性;這中間還有對生活的引入,引入生活當然就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度;另外,通過這樣的情境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情感性。
二、由點輻面,注重方式,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
學生要學好化學,離不開良好的習慣。筆者認為,就初中學生而言,最為迫切的是要積極引導他們自覺建立對于事物和現象的整體認識。為敘述的方便,在這里,我們不妨將這種思維方式稱作為整體的思維方式。之所以要迫切建立這種思維方式,是因為有了這種思維方式,學生就能自覺地對有關化學現象按照一定的聯系做出整體的分析。這樣就可以在大腦中使零碎的知識系統起來。
學習“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這一章之后,筆者安排了一個復習課。我們知道,就本章內容而言,知識點是不復雜、不深奧的。它只是對學生提出了要將生活當中常見的有機物及其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價值作一定的了解。考慮到這一點,筆者的復習課是這樣安排的:(1)形式上,筆者將這一章相關內容按照一定的標準設計成一定的專題。這樣做的好處則在于能夠給學生在各個知識點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提供支持和幫助;(2)操作上,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為此,采取以下幾點措施:第一,創設必要的學習情境;第二,開展系列性的活動。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促使每位學生緊緊跟上課堂節奏,不走神,全程處在課堂之中,全程參與到課堂之中。
這樣的設計,能對學生養成從整體層面考慮分析乃至解決問題的意識帶來顯而易見的幫助。在這樣的復習模式之中,我們還要注意從“角度”上加強引導。也就是引導學生要養成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而不能一條道走到黑而不知道變個方式。
三、抓住時機,引發思考,培養學生的靈感思維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身上有一種我們成年人所沒有的力量和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成年人被固化了,而學生呢,卻沒有。在他們身上,有著我們成年人所艷羨的諸多潛質。如果將這些潛質歸結到一點,這就是在學生身上有著一種好奇的眼光和心理。而這一點正是學習化學所離不開的。因此,在教學當中,我們要注意獲取相關信息,迅速地做出決策,抓住難逢的教學時機。
教學“酸雨”這一知識點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實驗:鑒別哪一瓶中的液體為這種液體。實驗的大體流程是這樣的:首先,筆者提出問題讓學生交流討論,在此之后,筆者又拋出這樣的問題:酸雨對環境的危害我們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對于這一點我們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要做到重視,首要是弄清楚它的“面目”。這就要求我們先弄清它的主要成分及形成規律。于是,這就自然引出讓學生做實驗。而在實驗當中我們要促成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挑戰。實驗中,教師要認真捕捉學生的一舉一動,特別是要鼓勵他們提出猜想。我們知道,只有引導學生多去思考,潛下心來思考,這樣才能讓他們的靈感得以迸發。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學生的發展,注意夯實基礎是一個方面。而強化思維訓練則是更高層面的考量。但無論如何,都需要我們教師創造適切的條件。這樣才能做到靈活而又全面打牢學生的基礎并在這一基礎上提升他們的思維力。
參考文獻:
[1]陳明秋.新課改中理、化、生等學科應加強實驗教學[J].實踐新課程,2009(12):27.
[2]封帆.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吉林教育,2010(11):58.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