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中
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在現階段的小學基礎學習中,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語文是小學階段重點的課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站在學生的實際角度,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幫助小學生全面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主要論述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一切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主要目標,為我國培養新型的人才而努力探索。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我國各項產業都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對于小學基礎教育方面也十分重視,新課改的到來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剛剛步入學習階段,心智和思想并不是很成熟,對很多事物都比較好奇和新鮮,在這種背景下,就可以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充分結合教學經驗和實踐,吸引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注意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效果。
一、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傳統教學理念帶來的沖突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充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轉換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拋棄傳統的教學理念,現在的小學生在一種新的環境下成長,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思維上,都已經相對成熟,“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根本不適合對現代學生進行教學,不僅阻礙了學生的多方面發展,而且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
(二)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學方式缺乏活力,無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熱情,學習效率始終無法提升。尤其是一些條件較差,相對偏遠的小學,沒有先進的教學設施,也沒有多媒體技術的支持,只是采取黑板和粉筆這種古老的教學方式,很多知識無法充分地展現出來。沒有一定的教學吸引力,這樣低質量的教學方式,對整體的教學效果影響非常大。
(三)教師的素質和職責上的差距
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與教師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在現階段很多小學中,一些語文教師自身素質有所欠缺,直接導致了教學效率的明顯下降。所以沒有一個較好的教學水平,也無法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也不能有效進行。
二、教學效率提升對策
(一)提升學生的興趣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我們發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和新穎的教學內容,學生會快速投入到整個教學之中,對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將會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例如:在學習一些歷史英雄人物的課程上,小學生由于年齡限制,還無法充分理解當時年代的情景,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歷史人物的相關故事,運用視頻或者是圖片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人物的偉大事跡,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趣味性的語文學習方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教學效率也逐漸上升。
(二)對學生因材施教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尋找恰當的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面對班級所有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選取最佳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一部分學生的互動性很差,受自身性格等因素影響,無論是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還是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無法順利完成。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原因,并適當地引導,對問題的原因進行有效的分析,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互動之中,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
(三)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教師日常可以研究一些簡單的心理學知識,這樣對學生的一些行為和思想也會有所理解,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還可以通過一些互聯網等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增加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定期對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面對自身的不足和缺點積極改正和完善,多與其他教師展開交流,在交流中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創新度,充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總結全文,本文之中主要論述的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怎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我國今后的發展需要更多新型人才的加入,小學是培養人才的基礎階段,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這個十分重要的時期,教師一定要及時轉換教學方式,融入新鮮的教學理念和措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能夠充分保證教學效率,為我國今后的發展和建設提供更多的幫助。
參考文獻:
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5(9):72-73.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