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鳳嬌
摘 要:小學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在小學打好基礎,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將來的進一步學習將會帶來極大好處。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學校和教師對于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越來越重視,創新教育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創新教育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正式開端,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好基礎,培養學生興趣顯得極其重要,而數學作為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小學數學的教學關系到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和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新課標下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提升教學效果成為小學數學的重點,以小學三年級為例探究小學數學的創新教育。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狀況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和新課改的實施,小學數學課堂和過往相比發生了很大改變,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積極投入到教學改革中來,以往讓學生感到無聊與煩躁的數學課堂開始變得活潑有趣。但是還有很多教師未能改變以前傳統的教育方式,上課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導致學生精力不集中、上課打瞌睡、開小差等情況;并且老師對于教授學生知識一味采用灌輸的方式,不管學生對于知識點理解不理解,如果不夠理解就大量練題,這種做法或許能讓學生學會做題,但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會匱乏,也會對數學學科產生厭惡心理。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育觀念停留在以前
很多年齡較大的教師由于根據傳統方式教學數十年,想要讓他們一下子改變使用多年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多困難,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始終認為傳統教學優于現在所提倡的創新教學方式,按照他們的老方法教學或許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受到嚴重打壓與扼殺,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也會受到壓迫,最終導致學生對數學這門課失去繼續學習的信心與動力。
(二)教師教學的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學校中,很多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不高,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質量。還有一些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缺乏熱情,僅僅把上課當做一種任務來完成,這樣一來自然就無法提升教學質量,更不要提創新教育了。
(三)教學內容受到局限
由于上課之前教師的備課不足,導致課堂上教師只能照本宣科,并不能將所講授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三年級的四邊形認識來說,有的老師課前準備不足,上課的時候只能在黑板上畫出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來學習認知,但是如果準備充分的話可以準備好平行四邊形的教具,用實體的教具給學生看,讓學生印象深刻并且能夠用教具教授學生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一)學生興趣的培養
數學本就是一門較難的學科,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就顯得更重要,課堂上教師應該適時穿插一些與數學相關的有趣內容調動課堂氣氛,同時教師多提問學生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不再畏懼,而是有興趣地去學。
(二)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認知當中,教師與學生是上下級關系,教師對學生就應該嚴厲,學生對教師就應該敬畏。傳統的尊師重道當然是不錯的,但是在現代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更為重要,所以教師應該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不要讓學生覺得很難接近,這樣與學生無形之間產生了隔閡,就會影響教學質量。教師可以試著和學生成為朋友,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解決學生課堂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一碗水端平,不要歧視學困生。
(三)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
對于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只在講臺上講,學生就只在講臺下聽,至于學生能夠聽懂多少,學到多少東西只能看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積極性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低。在小學教學中很多東西對于學生來說都顯得比較抽象,拿三年級的分數題來說:小銘寫作業,他一個小時完成了作業的,那么他用半小時能夠完成多少作業?對于初學分數的學生而言,讓他們做這樣的計算顯得抽象、很難懂,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讓學生折紙的方式將這個抽象的問題實體化,首先讓學生先把一張紙豎著折三次,再讓學生把紙橫著對折一次,這樣讓學生看折疊出來的最小一部分占了整張紙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小銘半小時寫了多少作業。這種方法不僅讓學生解出了問題,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并且活躍了課堂氛圍,培養了學生興趣。
總而言之,現代小學數學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開拓新的教學教育方式,改變傳統方式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轉變教育方式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到知識,是教育工作者現階段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明星.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法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2).
[2]左云.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5(9):90.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