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玲
摘 要:在小學教育當中,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工作是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和氛圍,傳授給他們學習方法,而盲目的填鴨式教學是造成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導向作用,發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帶著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得到課堂的良好氛圍及教學效果,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學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教育;學習環境;課堂氛圍
小學數學是讓學生都感到懼怕的一門學科,但是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價值非常重要,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開發學生的大腦。小學數學教學要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能單憑個人的教學經驗,因為經驗是存在著很大局限性的。俗話說興趣才是鼓勵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所以如何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是現在教育者最應該、也是最著重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對于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學生能夠探索知識,教師必須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導致了學生思維的局限性。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好辦法,而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學生在這個自由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智慧,師生民主交流相互促進,在討論與交流中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拓寬學生成長空間,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日常生活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心理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時,教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第二課堂和社會學習,使學生的思維不局限于校園。學生可以在解決問題時運用小學數學知識點,這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三、鼓勵學生質疑,打造高效課堂
教育應該培養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質疑知識是學生成長的重要表現,也是必然的結果,當他們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和觀點時也催生了創新意識的萌芽。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重視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倡教師改變教學的方式并不是讓教師闡述每一個公式原理和來源,而是讓學生去探索發現公式的原理,一旦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公式并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去運用,這就說明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來自我學習、自主學習。
還有就是老師們對學生的好奇心不要盲目地去批判,而是要鼓勵他們。你可以想象,學生能發出質疑,能用創造性思維來解決每一道習題,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事情。因為學生的好奇心強,他們會對很多東西感興趣,有創新的欲望,所以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去質疑這個問題。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老師需要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并鼓勵他們消除負面情緒。同時,老師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速度,學生不會思考和辯證地思考,這將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受到限制。教師應努力發掘學生的潛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生命力
想象是個體創新意識的具體表現,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小學數學學習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所有的創新都是基于創造性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相互依存。在學生最活躍的時期,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創造。牛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如果蘋果砸到他的頭,他沒有任何感覺,那么萬有引力定律將會被推遲數年,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非常豐富。所有的老師都應該讓學生自己找到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后打開他們的想象力,試著用所學到的知識去理解和創新。
簡而言之,學校的課堂氣氛是師生共同創造的,師生之間需要達成默契,教師鼓勵學生探索,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積極與教師合作,努力學習,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在科學教育中取得巨大的成功。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跟上時代的潮流,教育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教育充滿活力。教師要從課堂的主體向輔助作用轉變,要拓展學生的自由發展空間,這樣小學數學教育肯定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快樂,使他們輕松學習,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玉彬.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研探索,2013(2).
[2]仲玉.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果[J].課堂創新,2012(11).
[3]催艷萍.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時代教育,2015(9).
[4]王艷麗.小學數學課中的興趣激發[J].新課程教育,2014(5).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