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佩
摘 要:隨著課程不斷改革,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來講,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一味灌輸知識概念的教學方式并不適合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都開始啟發學生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當前教學工作中“有效引導”策略便是當前一種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策略的意義及其運用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有效引導
老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開發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需要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坝行б龑А笔且环N新的學習策略,適應當前啟發式教學的理念,課程教學中也只有通過“有效引導”才能夠使師生共同參加,相互溝通,充分發揮老師主導作用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的意義
小學數學屬于小學教學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又是一門極富有邏輯性的學科,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如果缺乏啟發式的教學,繼續單純以老師主導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就會增加學生數學學習的壓力,繼而產生對數學的厭倦心理。
“有效引導”的策略使老師作為引導者存在,而不是單純的指揮者,使授課模式具有開放性和自由性,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相互討論、交流,老師適時對錯誤進行糾正,對疑惑進行點撥,引導學生。由此一來,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
(一)構建民主的課堂氣氛
實施“有效引導”策略就是摒棄傳統的注入式、說教式教學,真正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方式。保證“有效引導”策略實施的前提是要構建民主的課堂氣氛,老師要有平等意識,相信、尊重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教學秩序。
(二)引導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好的開始就是通過引導,激發學生對數學抽象化知識概念的學習興趣??梢酝ㄟ^實例勾起學生興趣,導入數學課堂的學習,例如:對于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學習,可以用生活中一些學生較多接觸感興趣的物品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內容的學習。導入得當,可以營造好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任何教學都應堅持學生為中心,通過有效引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要避免老師自我意識和思維方式的獨立性,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看重成績,要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課堂上把空間交給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結合教材以問題的形勢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例如:對于幾何中圖形面積、體積的運算,以實際物體的周長、面積、體積等鼓勵學生思考解決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
(四)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合作
小學生年齡小,心智不成熟,面對數學課程難免感覺枯燥,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以小組形勢交流合作去思考解決問題。同齡人之間溝通障礙少,而且在交流中,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以及相互學習、溝通的能力。
(五)重視并引導學生糾正錯誤
老師應當重視學生在探索、學習中所犯的錯誤。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檢查,發現錯誤,如,數學運算中小數點標識錯位、運算單位填寫錯誤等。對于學生意識不到的錯誤要及時指出,并且有效引導學生糾正錯誤,培養糾正錯誤的信心,減少犯錯幾率,切不可以粗暴批評的方式,只會傷害其自尊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幫助學生總結理清思路
課堂上寬松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自由思考問題,學習課堂內容,但是學生的想法是多樣的、零散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數,個人在讀書提前預習中深有感觸,學生自己思考問題不夠全面,有時候難免跟正確的教學內容有出入,存留許多疑問。老師要做好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梳理、總結教學內容,使其對課堂內容有全面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新的問題,不斷提升自己。
(七)激勵,培養學生參與意識
課堂教學可以對發現的好的解決問題方式或者使學習交流活躍有效果的學生給予言語或小物品的獎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因為,只有將學生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老師才能更好地實施“有效引導”策略。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更開放,老師做好教學引導,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數學知識。當然對于課堂中學生出現的偏離目標現象或是其他錯誤,更需要老師做好有效引導,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小學生數學的學習,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波.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26.
[2]張曉貴,郭世平,方明華,欒慶芳.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30(6):110-113.
[3]代振業.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9):139-140.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