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摘 要:數學這門課程的內容比較抽象、枯燥,但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以及發散思維,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核心素養語境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積極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降低數學知識的枯燥性與抽象性,提升教學效果。就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隨著黨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在核心素養語境下,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認真、努力地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小學時期的數學在數學教育領域是打基礎的階段,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以及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意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理論轉化成為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使數學教學的內容與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會使學生養成細致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思維以及發散思維,發展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1.更新教師的觀念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融入生活化的觀點,積極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此外,教師還要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授他們理論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引導小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生活化的魅力,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西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學期第五章“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在課堂中開展“購物游戲”。首先,教師準備好人民幣教具和各種“小商品”,然后將學生分成幾個游戲小組,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的角色,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買賣”活動,在“買賣”的過程中,不僅能幫助小學生充分認識人民幣,還能促進他們計算能力的提升。這樣既能實現“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任務,還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可謂是一舉多得。
2.創設趣味的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教師還要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這樣能把數學教材中枯燥、抽象且比較深奧的理論知識轉變成為具體、直觀、形象的生活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積極、主動地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西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學期第六章“時、分、秒”的知識是低年級階段比較難的一個知識點,也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用的知識。很多學生對于時間的認識一直比較混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將各個時間段與學生的生活習慣聯系在一起,通過充滿趣味的生活化圖片或視頻,讓學生掌握時間的知識。
3.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在小學數學知識的講解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整合教學內容,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運用他們熟悉的事物或場景學習數學知識,這樣能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使他們更快更好地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點,提升解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西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將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生活化處理,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和事物創設例題并進行講解,加強學生的理解。如書包售價70元,文具盒每個售價12元,馬克筆5元一支,小明買了1個書包、1個文具盒和12支馬克筆,交給營業員200元,應找回多少錢?通過列舉這樣生活實例幫助學生進行解答,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并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及發散思維,發展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更加努力地進行學習,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創設充滿趣味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同時還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全面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雷紀靜.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65.
[2]高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23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