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多元化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倡導教師運用多元思維,從多個角度出發來制定適宜的教學策略。在制定教學策略時,教師應從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奉行“從學生中來,為學生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來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小學語文;應用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以“分”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忽視對他們學習興趣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僅成為應試教育的產物,無法實現語文學科立德樹人的目標,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促進其個性的全面發展。基于此,就需要語文教師轉變觀念,用現代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重視自身的引導和啟發的作用,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多元化教學法,可以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思維、教學方法等的多元化,來落實個性化、多元化、適應化的教學理念。筆者基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多種教學方法開始在我國興起,情境教學法以其獨有的優勢受到了眾多教師的青睞。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教學大綱靈活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多媒體情境、游戲情境中產生學習興趣,轉變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認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時,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五十六個民族》這首歌曲,在歌曲播放時,我并未采用真人版MV,而是將其放到了具有少數民族動漫形象的Flash動畫中。鮮艷的色彩、趣味的動漫形象、優美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帶頭哼唱起來,在我的帶動下,學生紛紛加入進來,課堂成為音樂的海洋。待歌曲結束之后,我又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幾個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要學習的課文內容中。問題一:在我們國家,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呢?請至少列舉三個。問題二:在剛才的歌曲視頻中,同學們請想一下,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區別之處?問題三:如果你在少數民族小學,你最想了解的少數民族是哪個民族?問題四:如果你有一個少數民族朋友,你打算如何跟他相處?這四個問題,具有開放性、層次性等特征,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提高他們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在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增加班級凝聚力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僅僅圍繞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教學。除此之外,部分小學生由于個性靦腆,在學習和生活中往往形單影只,遇到問題也不善于表達,更不用說主動尋求幫助,長此以往,其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有可能產生諸多的心理問題,甚至部分學生由于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而產生自卑心理或厭學情緒。基于此,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讓這部分學生通過特定的教學方法融入班集體,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和主動表現自我、表達自我的能力。在教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將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安排小組任務,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設立激勵機制,可以讓活躍的小學生帶動和影響靦腆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團隊目標將學生凝聚為一個整體,提高了班級凝聚力和語文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四年級語文上冊《她是我的朋友》一課時,就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在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將他們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學生既可以齊讀,也可以分角色朗讀,感情最充沛、錯別字最少的小組為獲勝小組,將會獲得相應的獎勵。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大家在組長的安排下,開始了本小組的朗讀設計,課堂氣氛活躍,朗讀教學效果良好。
三、通過角色扮演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其中不乏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內容,教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角色扮演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結構,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丑小鴨》一課時,就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需在組長的安排下完成角色分配、對話訓練等。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新時代下,應不斷轉變觀念,以多元化的思維來進行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袁紅娥.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
[2]羅華妮.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