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豐富有趣的課堂互動,能夠為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交流構建一個和諧的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多樣化的課堂互動形式,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創造能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互動;策略
一、 注重巧設科學有效的課堂提示語
(一) 尊重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不同個性特點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內容。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回答問題的思維方式,不斷調整自身教學手段以及講課時間,確保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同時,教師也要詳細講解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難點,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互動。教師教學的時間一旦不足時,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情況隨時改變教學的內容,避免在教學時出現無人回答的局面。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充分發揮學生的互動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在課堂互動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注重提問角色互換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體,師生之間的互動缺乏尊重、理解和平等,這種形式的互動缺乏坦誠和效率。在新形勢下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變成了課堂上的主體,也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和觀點和教師一起辯證,從而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有效。學生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這樣一種角色互換的形式,可以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為深入,也能提高學生發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主思考意識。
(三) 面對不愿參與互動的學生
1. 重復問題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碰到學生因為過度的緊張,甚至是消極的學習態度,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制定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制定問題時,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提問,對一個問題要有耐心的重復提問,并且讓學生進行思考,而不是讓消極態度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2. 改變問題的措辭
有時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了問題,而學生卻沒掌握問題的關鍵因此,導致無法回答,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原問題的基礎上,對自身的提問措辭以及提問內容進行改變,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回答問題,降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難度,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
二、 注重創建課堂交流氛圍
(一)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以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了主體地位,是課堂中的指引者,而學生只是課堂的參與者,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師生之間沒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教師改變自身的主體地位,跟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使學生能夠直抒己見,活躍課堂氣氛,這樣能夠讓師生間的互動更為有效。
那么怎樣才能讓課堂互動的氛圍更有活力,師生間的交流更為積極呢?首先,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和學習,從而促進自身的知識面。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最后,教師應加強自身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
(二) 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1. 教師應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充分考慮到學生對課堂的需求,從多種角度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構建一種新型課堂,同時,教師要跟學生多互動、多交流,按照學生給出的建議,對教學方案進行完善,形成師生課堂互動的良好氛圍。
2.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還要考慮到學生在交流中出現的問題,給學生安排合適的位置,思考問題時要指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從而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 注重科學利用學生的認知差異
1. 讓學生挖掘自己的潛力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認為激發學生潛能的方式只有課堂提問,而這一觀點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從多角度、多方向去激發學生的潛能,給學生思考問題留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給學生創建一個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溝通中,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還可以跟教師進行互動,擴展知識面。
2. 讓學生感受樂趣,培養學生創造力
陶行知曾經提出,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學生知識的儲存程度,以及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充滿想象力、創造力,而教師也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活動,如逛博物館、文人故址等,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三、 注重創建課堂交流情境
(一) 使學生降低交流恐懼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心理非常敏感的階段,對于教師和其他人的評價十分敏感,如果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給予否定甚至是負面的評價,就會讓學生對回答問題產生恐懼心理,即便是克服了,也會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存在焦慮感,從而從而導致課堂互動效率低下。教師應該及時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對學生做出的回答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降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恐懼。
(二) 綜合運用視覺聽覺輔助
在課堂互動教學中,不僅僅只有課堂回答與課堂提問,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比如給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小電影,教師就可適當的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有一個深刻的感受;或者讓學生聽一些正能量的歌曲,激發學生互動的積極性。
(三) 拓展學生想象力
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如何才能實現這個要求,教師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自己在腦海中對課文的情節進行創造與補充。比如,讓學生模擬課文情節設計對話,只有把課文中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知識,才能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更好的領悟,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
四、 結語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互動,構建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課堂互動的多樣化,能夠促進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區培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