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君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實用性,作為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育的要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標準?;谝陨险J識,本文通過創設情境、深入研究教材,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方面,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生主體作用
新課標改革規定小學數學教師教授給學生的課程必須具有實用性和價值高的特征,這無疑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對教師關注學生現在與未來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體驗方面有重要意義[1]。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興趣
教師若想讓學生保持對數學的興趣和高度注意力,應積極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而創設有效情景,可讓學生在輕松、具體的環境下學習,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有重要幫助。
每一堂數學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在設定情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此情景創設是否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是否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如教師可在教授《按比例分配》時創設以下情景: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問學生:“同學們對物品進行過分配嗎?”學生:“分過”。教師:“現在有個情況:張大爺和李大爺用二人的錢一起買了張彩票,中了6000元獎金,但是二人就分獎金問題起爭議,大家能幫幫兩位大爺嗎?”學生:“可以”。教師:“那大家來說說如何分配吧!”學生一:“應該兩位大爺每人3000元?!?。學生二:“同意!”。教師:“這種大家分得一樣多的分配方式叫平均分配,那大家對這種分配方式有意見嗎?”學生:“沒有!”教師:“但是李大爺有意見啊,因為一張5塊錢的彩票,人家可出了3元呢,張大爺才出2元?。 睂W生:“這樣不合理,李大爺出錢多?!苯處煟骸拔乙操澩蠹业南敕?,獎金應按他們出資的多少來分配,這種按出資比例來分獎金的方法,叫按比例分配。”通過以上情境,教師充分地調動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學們通過分析得出:按比例分配更合理的結論,教師也可以通過此情景引出《按比例分配》的課程內容。
二、深入研究教材,挖掘知識
教師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輸入,對于學生來說,掌握數學知識的難點在于無法進行量化,因此教師注重研究教材,給學生傳授有價值的數學知識,主要有以下兩點:
1、要讓學生能夠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例如:楊老師在進行《認識角》的課堂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感知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出示了一系列交通標志相關的實物,有出口指示牌(長方形),轉彎指示牌(三角形)和手帕(正方形)等,讓學生進行比較。教師要問:這些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這些是交通標志,有些是圓的,有些是方的,教師問:還有嗎?學生回答:轉彎指示表示…,有的學生不同意這種觀點,開始爭論起來。教師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活躍教學氣氛,但是教師要把握好時機,防止學生偏離基本的思維方向。
2、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依靠一些小禮物進行培養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數學。例如:楊教師進行物體課程講解(長方體、正方體、球)。教師要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小朋友,瞧!誰來了?學生:機器人!老師:對!小叮鐺今天要和我們一起學習,他還給每一組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禮物嗎?學生:想!師:那就打開盒子吧!學生:哇,好多禮物。老師:喜歡嗎?學生:喜歡!老師:這些禮物是機器貓送給我們的,但是它要考考我們,他說:“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嗎?”
教師要強調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合作分辨,來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借助小禮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3]。
三、進行探究,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學生已經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小學生貪玩,不喜歡學習,成績差,因此教師要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進行課題及教學方法探究,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要求:
1、主動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保證持續教學。例如:教師教學小擴號規則后,雷釗同學突然說:我認為沒有小括號的存在,同樣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然后將黑板上的“13×(5+2)”的等式改為“13×5+13×2”。引起了全體同學的關注。老師思考新的教學思路,他提出一個問題:韓子惠同學有92本課外讀物,自己留下32本后,將剩下的分給5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得到幾本?教師要請雷釗同學進行演算講解。過了一會兒,雷釗同學不好意思地說:我在算式中加了一個小括號,表示先求92與32的差,最后再除以5。這個時候,教師要指出小括號的重要意義,如果不加入小括號,就需要先算32÷5,不符合題目要求,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注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適當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在此基礎上,通過量化知識點、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能夠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拉近數學的關系,同時,通過借助小禮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深入挖掘教材內容,能夠防止學生偏離基本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遇到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時,可以通過以上方法解決[5]。
參考文獻
[1] 陸維.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談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0(22):131-132.
[2] 張金頌.體驗教學情境,構建精彩課堂―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4,31(11):165-166.
[3] 易良斌.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科學研究,2002(11):39-42.
[4] 劉開泉.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
[5] 楊柳.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