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摘要]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面臨新的要求、新的挑戰,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構成要素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的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從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新方向入手,充分利用網絡工具,在借鑒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輔導員隊伍建設要求和新媒體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圍繞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要素新構成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輔導員;職業能力;要素構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2-002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12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職業能力發展面臨的挑戰
當前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普及,以QQ群、SNS網站、微博、微客以及微信等為主要形式的新媒體應用載體不斷呈現,新媒體應用載體的信息來源多元化、表現方式多樣化、信息發布即時性、信息內容包羅萬象,這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對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面臨的挑戰異常嚴峻,主要體現在,教育主題不再具備信息優勢、教育載體跟不上新媒體技術發展的節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等。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的要素構成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工作方式要求將傳統與新形勢要結合,在新媒體發展環境下不斷與時俱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媒介素養分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加入并設置媒介素養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自身媒介素養教育,改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著力培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
(一)新媒體時期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能力
輔導員媒介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義、要素構成、作用、實現途徑等方面。首先,就輔導員媒介素養提升的意義而言,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的提升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的提升是新媒體時代輔導員提升學生管理親和力的有效手段,能夠很好地把握新形勢下學生思想動態變化。其次,就媒介素養的內涵而言,高校輔導員具備的較高的媒介素養主要體現在一種能夠正確評判有效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介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再次,就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提升的途徑而言,需要高校輔導員更新教育觀念、注重自我教育、加強自我學習、整合各種新媒體資源、注重系統培訓、加強研究、建立長效機制,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媒介素養。最后,就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提升的內容而言,主要從媒介素養的意識、媒介工具手段的應用、媒介知識的掌握情況、媒介語言的廣泛程度和媒介道德環境等四個方面著手提升媒介素養。
(二)熟悉新媒體技術把握學生對信息技術應用趨勢的能力
新媒體環境中大學生溝通方式的選擇余地很大,他們可以利用網絡、媒體等多種媒介手段獲得更多的信息交流機會,所以當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大學生的學習不再僅僅拘泥于課堂、圖書館、自修室等傳統的學習場所,他們更多地將視線、注意力放到了新媒體網絡媒介這一虛擬學習場所。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逐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交融在一起,大學生的心理的成熟期不斷后移,而生理成熟期不斷地向前移;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個性更強彰顯、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追求新鮮事物,對信息的接收速度快;思維活躍、思想變化快,主題性強,觀點復雜多樣。因此,高校輔導員要熟悉新媒體技術,正確把握學生對信息技術應用趨勢,方可因勢利導,建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權。
(三)運用新媒體主動占領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能力
高校輔導員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不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職業親和力,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況的突破口,將新媒體手段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激發廣大學生參與的熱情,延伸思想教育的效果,拓展教育空間渠道,充分運用新媒體主動占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運用新媒體提供的廣泛內容,不斷滿足大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需求、職業素養及職業能力提升的需求、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提升的需求。運用新媒體開拓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開創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斷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
(四)掌握有效的網絡輿情引導方法,正確及時研判網絡輿情的能力
當前,新媒體環境中大學生網絡輿情呈現出上網時間長、網絡信息寬泛、內容復雜多元、溝通交流方式廣泛、網絡信息真實度不高、盲從等一系列特點。高校輔導員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網絡輿情的引導,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有效提高大學生政治領悟力,正確引導學生成為網上輿論的領導者,輔導員要將自己及部分學生培養成為“意見領袖”,掌握正確及時研判網絡輿情的能力,以輔導員特有的身份和思想政治的先進性,帶領廣大家站在時代的前言,教育引導學生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提高信息分析力,成為新媒體文化傳播的領路者,擴大網絡號召力,成為學生網上情感宣泄的疏通者。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路徑創新
隨著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輔導員要主動探索新的工作載體、方法和手段,滿足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了解需要提升和具備的能力,尋找提升職業能力發展的有效路徑,豐富自己的思想儲備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念等,時刻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增強與學生交流的渠道,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成效。
(一)建立新媒體環境下輔導員職業能力知識和理論體系學習制度
教育部、教育主管部門、各級各類高校應廣泛高度重視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啟發帶領輔導員自主學習,建立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信息化應用技術的普及及學習培訓體系,輔導員在技術層面和思想層面不斷強化要求。建立健全新媒體環境下輔導員職業能力知識和理論體系學習的引導、考核體制,將學習變為輔導員持續提升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變為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構建以輔導員為主學生為本全面覆蓋的網絡建設管理隊伍
輔導員要深入班級、走進教室和課堂、深入學生宿舍、走進食堂、與學生談心、廣泛參加學生活動,與家長、專業教師加強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結合學生特點,圍繞專業知識、運用職業技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科學的、合理化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構建全面覆蓋和精細化的大學生輔導工作網絡,可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在個性化的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表現,增強輔導員工作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三)協同創新將日常學生教育管理融入媒體實踐
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之一,重視網絡陣地建設,熟練運用網絡媒介平臺,以新媒體應用技術為平臺載體,通過QQ、微信、校園貼吧、微博、公眾平臺等新載體,傳播正能量,掌握新動態,引領新思潮,發揮輔導員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正面引領作用,走進學生、貼近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