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明
摘要:中學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進入初中以后很多學生由于不能適應較快的學習節奏,感到學習非常吃力,因此會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這時候無論教師的教學手段多么高明,教學思想多么先進,都不能實現數學的有效教學,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后面的工作才可以有序展開。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數學本身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學,同時它又是其他課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然而在教學中,我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對數學恐懼,沒有信心,甚至有的學生想放棄數學。這其中除了課程比較難,學習進度快,學生智力方面理解慢的原因外,還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對數學沒有足夠的興趣。因此,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成了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以愛之心對待學生,獲得學生的配合
人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效率最高,也容易產生最佳學習效果。在壓力大,痛苦焦慮的不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效率是很低的。初中生是很感性的,學生對某一科的喜愛程度往往和對這科老師的喜愛程度成正比。一種溫和的目光、一個贊賞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一般來說,學生對某位老師有害怕的感覺,那么對他所教的課也不會產生興趣,甚至討厭這一科。因此,教師應注重情感投資。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和關愛同等重要,作業本上一次新奇的思路,教師要及時給予一個A+或優+,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格外關注和肯定,考試成績單上明顯的進步,教師也不要吝嗇你的溢美之詞,一定要學會欣賞你的學生,只要你肯去觀察,你一定能發現學生身上到處都是閃光點。以愛之心對待學生,你就一定可以獲得學生的積極配合。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他自己感受知識的重要性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取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的主動參與者”。顯然,數學學習的過程必須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與才可以順利完成,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有用,讓學生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學數學成為一種需要。
例如學習“多邊形內角和公式”,這部分內容我思索良久沒有找到思路,后來在公園看到地磚的時候,我豁然開朗。于是課堂導入部分我給學生展示了一張地磚圖案。
我問學生你們知道工人師傅是怎樣巧妙拼接的嗎?接著給了學生一個表格。
于是在我沒有直接把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告訴學生的前提下,學生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在探討的氛圍中得到了內角和公式。
三、增加數學的娛樂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寓教于樂是多年來普遍認可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放棄分數的包袱,還可以把“游戲”溶于數學王國,使學生由依賴、模仿與被動強記轉化為娛樂、游戲、探索、合作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奇妙的數學小故事。數學被稱為是思維的體操,古往今來有許多關于數學的小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如:有3個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個人每人掏了10元湊夠30元交給了老板。后來老板說今天優惠只要25元就夠了,拿出5元命令服務生退還給他們,服務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錢分給了那三個人,每人分到1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10元,現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錢,3個人每人9元,3×9 = 27 元 + 服務生藏起的2元=29元,還有一元錢去了哪里?請給合理解釋!
2、引入教育游戲開展教學。一般而言學生們參與游戲的熱情都非常高,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進度為學生設計一些難度適宜的游戲,提升學生參與的動力。以開火車答題為例,在題版上為學生展示幾組題目,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模式分別答題,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讓學生們在集體的智慧下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同時給予學生們討論的空間,讓大家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解題,如何游戲。
四、結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轉變,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靈活度思維和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教師不妨從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抓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意識。以上是我對于學生興趣問題培養的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 史繼紅.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市家教月刊,2017(6).
[2] 盧利平.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4):117.
[3] 鄭少卿.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考試周刊,2017(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