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鳳華
摘要:新課程標準強調倡導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我們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應該著眼于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真正根植于學生實際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創新英語閱讀課堂模式應為提高課堂效益的突破口。
關鍵詞:農村中學 英語閱讀 課堂教學模式
一、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與教學誤區
我曾經工作的地方是一所位于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鎮的普通高中,每年招收的學生幾乎大部分來自村鎮、且被重點高中拒之門外的、剛上高中錄取線的學生,這樣的生源導致我們的教學舉步維艱。尤其英語基礎,更是雪上加霜。高一新生只會零碎的單詞短語,且數量有限,同時還有一部分學生自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意志薄弱,態度不端正。面對這樣的學習現狀,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英語教師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降低學習難度,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在此原則上,通過大量的課堂實踐,我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我校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二、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導入是成功閱讀的關鍵
導入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果導入得當就能直接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使其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在英語閱讀中運用多種導入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為整節課作好開路先鋒。
在閱讀課中最簡單的導入就是利用文中插圖,通過問答、討論的形式進行描述,可直接引入本課話題,使學生適度了解閱讀內容,為教學鋪平道路。有時,我們也可以利用具體實物,如圖片、錄音、錄像,直接導入,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將其注意力集中起來。有時我們也可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導入法,如人物傳記、故事類文章可以采用背景知識導入法,科技說明類文章可采用圖表法,對比學習,也可上網資源共享,找到相關的材料和背景知識,制成幻燈片。多媒體教學導入更能把學生引入真實的語境,將語言的習得與語言的應用緊密聯系,覺得英語課好學,易學,產生興趣,減少焦慮和畏難心理,主動投入,達到事半功倍。
三、精心的課堂閱讀提問設計是閱讀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號。”好的提問能培養學生深入研究、嚴密思維的好習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把教學活動推向新高潮。提出好的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高中的閱讀課文相對來說結構復雜,篇幅較長,有時學生面對整篇文章無從下手,特別是英語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更是望而生畏。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降低其難度,從而培養學生逐步理解文章的能力,最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提問的設計必須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問題的設計應由易到難,層層漸進,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巧妙地設計問題,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提問,盡量給每個學生平等的機會,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高,從而體現不同的教學層次,實現不同的教學目標。
四、形式多樣化的任務型閱讀活動是貫穿閱讀教學的一根紅線
《新課標》中提倡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在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學生基礎差,老師就應該多講一點,從頭到尾,生怕漏掉一個細節,學生理解不到位,導致學生就像一只盛知識的大桶,你倒你的,我接受多少,結果不得而知。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凍結,機械化地教與學,使英語教育停滯落后,師生愿望邊緣化。其實英語學科的特點是組織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只有經過反復實踐,親自活動才能真正掌握運用好這門語言。
為了引導學生學會活用,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發學生思維,以情激思,以動化知,從機械教學向思維型、創造運用型轉變,引導學生由“死學”為“會學”“樂學”,教師要精心設計各項課堂活動任務,把呆板的講、譯、背改變為聽、說、讀、寫、演、唱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得課堂英語活動化,生動化,易理解、易接受。
五、閱讀后的練習是實現閱讀教學內容復習鞏固,達到閱讀目的的重要手段
通過學和教,學生對閱讀課的重點內容已基本掌握,這時候一定要及時鞏固提高,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練習,鞏固新知識,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課后鞏固練習不單單是鞏固課堂成果的活動,而且是回顧所學知識的過程。作為教師一定要從指導學生做練習入手,掌握學情,調整策略,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在練習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學習的秘訣,體驗成功的喜悅,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可以設計一些詞匯針對性練習、長難句翻譯、課文內容理解練習,掌握并鞏固文中出現的重點短語、動詞、句型結構。也可以進行一些思維擴展性練習,如仿寫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及時地消化吸收所學知識,達到語言內化輸出、學以致用。有時我們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也布置一些課外延伸閱讀練習,增加學生課外知識容量,擴展學生閱讀視野,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綜上所述,本文所構建的這種在趣味中導入,在提問中理解,在活動中學習,在練習中鞏固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思維。課堂上的教學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實際情況著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師為主導,以閱讀能力和交際能力培養為目標,積極開展活動,力求做到組織教學“基礎化”、“趣味化”,設計問題“情境化”、“實用化”,活動形式“多樣化”,“層次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相影響,相互溝通,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打造出一個快樂學習與優化效益并存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楊良雄,黃遠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01).
(作者單位: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