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菊
[摘要]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高職英語的有效教學,有必要依據高職教育的獨特性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進。為了實現并促進有效教學,可改進傳統的評價機制,采用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并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方式,以彌補終結性評價的不足。在文章中還重點闡述了如何嘗試性地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形成性評價。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教學;評價機制;形成性評價
高職英語教育是高職教育發展中重要方面,高職英語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掌握在工作中涉外交際中所需要的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能夠進行簡單的口頭交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顯得至關重要。教學評價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對于實現有效教學至關重要。
一、高職院校評價機制現狀
總體上看,高職英語教學還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在期末一次性進行課程考試或水平測試,以最終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終結性評價主要內容70%來自于課本上的練習,運用鼓勵死記硬背和膚淺學習的期末筆試形式。這種評價方式單一,導致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不夠了解,也不能就如何提高學習給學生提出有用的建議反饋,很多學生把通過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把期末考試作為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不能及時了解自己的發展水平和提高的途徑,更不用提改進學習方法和策略等方面。
部分高職院校以全國高等學校英語能力AB級考試作為衡量教與學的優劣的唯一標準。此類考試雖可測試學生的部分能力,但是以考察零碎的語言語法知識為主,缺乏語境,鮮少涉及考查實際英語應用能力。很多學生考完后由于未具備學習能力又缺乏相應的英語后續課程會將所學知識慢慢歸還給老師,以至于一些高職學生在定崗實習或求職面試中無法獨立解決遇到的英語問題。
在筆者所在的職業學院,改進英語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提高了形成性評價所占比例。在此之前,終結性評價所占比例高達70%。改革后,形成性評價所占比例提高至50%。但是形成性評價這一方面沒有具體的評分內容。教師通常是將學生平時作業成績記錄下來,并按較高比例折合計入最終分數。教師的平時成績中鮮少記錄聽力成績。而且由于班級大,教學資源有限,無法對學生的口語進行考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仍然關注的是期末筆試,更加忽視聽說技能的培訓。這樣的評價方式仍有改進余地。
二、評價機制改革價值
教學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有效合理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教師了解教學教學效果,獲取教學反饋信息,反思教學,改進教學。也有助于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專業素質等方面得到發展,為將來的就業或創業做好準備。
高職的大多數學生心理和語言發展水平,使其需要更多的幫助以激發學習興趣,使之不僅學到知識,還要學會學習。課堂中的事實性問題和一般期末考試中的單項選擇題等都注重學生的記憶力而非思考能力,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只是確定了學生的分數,而非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導致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不夠了解,無法進行及時反饋。學生也無法及時了解自身學習中存的問題和可能改進的方法,進而導致學生被動學習,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只為獲取高分或僅僅通過考試,而不是注重英語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低效,不利于學生將來就業或創業的發展。
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多元智能理論和建構主義思想。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通過新舊經驗問的雙向的互相作用建構自己的經驗體系,認識自己的世界,主張學習者自主學習,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習和研究,根據實踐結果進行自我反饋。因此,每個人建構世界的過程不必相同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有多重只能,但其發展的程度各不相同,如果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每個人都有能力是所有多項智能發展到一個充分勝任的水平。形成性評價的優勢在于其發展性和多元性,其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各項智能,而不是用來判斷學生的優劣。教師給出的評價通常是描述性的,指導性的,而不是裁判化,量化的。
在現代高職教育中,實現并促進有效教學,不應采用單一傳統的評價方式,評價的重點不在于重視筆試和結果,而在于通過評價,教師和學生對教和學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進行有效的反思,教師可以及時調整教和學的過程、內容、方法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和要求,進行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長遠發展。
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時調整課程的設置和計劃,使用不用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學生能夠更明確地了解他們當前的知識和技能與實際需要之間的差距,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逐步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法。
三、高職英語評價機制改革
高職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想要真實反映學生的語言能力,靠單一的測試,單純的紙筆作答無法實現。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目前高職學生的英語詞匯量、語法知識、閱讀速度、英語語感、理解能力等綜合水平有限,可以采用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此評價機制中,學生的課程成績仍然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提高平時成績所占比例至70%,而期末成績調至30%。
終結性評價主要體現為期中和期末考試,測試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考試內容包括聽、讀、寫、譯各方面。
形成性評價用于確定平時成績,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等環節,細化評價過程和內容,評定學生的出勤、課堂活動表現、課后作業以及其他活動,逐步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
在教師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避免各類外在因素影響,如學生的外貌,性別,和教師的關系等,盡量客觀。學生互評自評過程中,教師需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并確定評價標準。教師要對每一項語言基本技能的評價標準提供范例。endprint
四、高職英語形成性評價的主要內容
形成性的評價方式摒棄以往單一的紙筆測驗和考試的評價方法,將豐富多樣的評價形式引入到評價活動中來,如采用觀察記錄、面談采訪、問卷調查、問題解決、對話日志、模擬表演、項目活動和學習檔案等形式,由傳統的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轉向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學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評價過程需要考慮到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并要易于操作。筆者嘗試性得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出勤。教師每次上課嚴格考核并作出記錄。同時每次請一位同學幫助考勤記錄缺席次數和遲到次數。
(二)課堂活動表現。教師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記錄學生各項課堂活動,不僅要運用測試性評價(測驗,聽寫)還要大量運用非測試性評價(觀察,提問,搶答等)。教師觀察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反應以及他們在小組活動中的參與情況,或是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話并同時觀察學生并進行記錄。如教師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指定一名英語程度較好,認真檢查,監督本組成員進行預習。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適當擴充內容,教師可抽查,也可抽取小組進行展示并由教師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幾次后,可引導其他小組及其成員進行評價。也可通過評價與同學合作的情況、注意力是否集中和交際能力進步幅度等來實現。
課堂活動評價多樣化,如單詞小測可以用單詞拼寫比賽的形式完成,比賽在規定時間內記憶單詞的數量,學生作為評委。測試結束后,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思考,發言如何記憶單詞。通過與同學討論,學生可以說出他們自己的方法,也會聽取他人的觀點,無形中會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教師課堂提問時,問題需要提前思考好,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的回答教師一般給予積極的反饋并引導學生對提出問題的同學進行回答和反饋。多把答題的機會讓給學生,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作業。根據交作業次數以及質量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作業除包括常規作業外,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特點,設計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的作業。根據作業內容,對作業的理解,上繳時間,答案正確性,書寫字跡等確定評定標準和等級。
(四)網絡評價。網絡在現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略,高職英語教學評價不應忽視網絡媒體的作用,可以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建立網絡的評價體系。如設立微信公眾號,鼓勵學生分享學習信息,學習方法等;建英語聊天室;鼓勵學生錄制口語表演視屏,展現自己,上傳網絡平臺等,把這些活動的內容、時間、質量和各類評價等作為形成性評價內容的一部分。
五、高職英語教學實現形成性評價的挑戰
實現高質量的形成性評價并非易事,極具有挑戰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師需設計多樣化的課程活動,不僅能夠評價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評價學生的興趣態度、學習方法、自信心、合作精神、自主能力等。
教師們需要積極尋求適合自身和學生的形成性評價模式,積累經驗并定期相互觀摩交流有效地形成性評價方式。這需要教師們開拓思路,認真反思。此外需要積極進行形成性評價的研究分析,設計清楚,合理、一致的評價標準并易于操作,逐步建立合理有效量表,使形成性評價更加客觀有效。
教師還需要在評價的過程中應盡量客觀,盡量避免因學生的性別、外貌、與人交往的能力、與教師關系的親疏等非評價因素而影響判斷,避免個人偏見。在評價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互評。
此外,在目前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學班級一般較大,開展形成性評價比較艱難,建議盡量可以小班教學,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有效性。
六、結語
從高職英語的要求和發展趨勢來看,形成性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收集到更多學生學習的有效的教學信息,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困難,進行有效反思,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實現根據學生及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而采用的多元化和多層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學生了解到更多自身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情況,及時獲取了教師的有效反饋,并鍛煉了自身的分析,評估及運用等能力,促進了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根據高職院校高職英語的要求和需求,建立獨特而有效的評價機制,可以考慮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機制。這能夠有效彌補高職英語教學評價的一些不足,也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各高職院校值得根據實際情況,探索易于操作的形成性評評價方式并輔以終結性評價,促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