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娟
【摘要】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逐漸面臨著一系列的教學改革,這種教學改革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現代化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需要逐漸滲透審美教育,這種教學理念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審美理念,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滲透的相關問題,并針對如何高效解決這一問題展開了幾點方法策略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審美教育 滲透 高效性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77-02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型的學科,語文通常采用豐富優美的語言來傳達一些思想感情,這些語文語言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逐漸引導學生挖掘語文語言特色,組織學生去感悟語文知識,去領會語文語言的魅力。并且在此過程當中逐漸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語文知識的魅力之處。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往往忽略了審美教育的滲透,很多教師認為審美教育并不會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也就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在課堂上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教師的這些認識和說法是錯誤的,也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逐漸滲透審美教育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操,讓學生有一雙發現語文美的眼睛,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語文知識的魅力,從而更好的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當中,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滲透審美教育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下文就針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給出了幾點建議。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學活動一定不能脫離語文課本,同時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課本教材中的審美因素,讓學生發現教材中的語文知識的魅力。一個脫離語文教材的審美教育是不切實際的,也會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礙。教師要在教學活動當中逐漸挖掘教材,不斷擴充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逐漸去發現教材中的審美因素,這樣可以更好的滲透審美教育。
小學語文課本教材當中有很多的語文文章,而且大部分的文章需要都非常的優美,教師可以憑借這些文章進行深層挖掘,找到文章中的亮點,讓學生針對這些亮點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發現語文知識的魅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金色的草地》這篇文章進行分析,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美麗的草地風光,展示了草地的魅力。學生通過分析這篇文章,可以很好的發現其中的語言句子的優美之處,從而達到審美教育的滲透作用。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從教材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創設課文教學情境,實現審美教育滲透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可以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來實現。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一個良好的語文教學情境還應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到情境當中,讓更多的學生在這個教學情境當中學習語文知識,感受語文語言的魅力之處,這樣可以更好的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
3.利用插圖渲染美的氣氛,讓學生進行審美體驗
為了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更好的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教師還必須采用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來輔助教學。如果教師采用單純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通過其他方法的教學輔助,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更加積極主動,有助于學生去感悟和體驗語文知識,進而讓學生更好的去發現語文知識的美麗。
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利用插圖來渲染美的氣氛,進而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知識的美麗。就像當教師在講到《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的時候,會講到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可能學生通過單純的理解和感受不能去發現其中的美麗之處,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一組插圖來表現小興安嶺的美麗,進而讓學生在這個插圖當中發現語文知識的美麗。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運用插圖來渲染美的氣氛,進而讓學生進行美的體驗,有助于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
總而言之,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滲透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重視審美教育的滲透,采用一些積極有效的這些手段來輔助教學,致力于提升審美教育的滲透深度。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可以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邊霞.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71-76.
[2]朱鳳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初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4: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