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榮
【摘要】核心素養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核心素養為核心,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思考,進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61-01
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理解為學生學習數學應達成的有特定意義的綜合性能力,反映了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公民所必備的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格和滿足自身發展、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關鍵能力,是數學課程的價值所在,它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直接相關,對于理解數學學科本質、設計數學教學、以及開展數學評價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含義
縱觀小學數學教育改革過程,“雙基”—“素質教育”—“核心素養”的中凸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聚焦性。當前,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教育的熱點,教育工作者將其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將核心素養和數學課程有效的連接在一起,而數學素養和核心也具備共性與特性之間的包含關系。從這一層面上看,數學核心素養主要由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組成,必備品格中涉及到聯系、語言、量化、綜合、反思,而關鍵能力主要指學生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二、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途徑。
第一,根據《課程標準》,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應用、數學態度方面培養學生養成終身發展所需的數學素養和關鍵能力。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抓住問題本質,滲透問題意識核心素養。“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學生要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獨立思考。無論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自己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所提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和解決。對于有創新意識的問題和見解,不僅要給予鼓勵,而且要表揚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進而引導大家一起去深層次地思考交流。例如:教學《加法交換律》,這節課主要是探究和發現規律,在探索新知的環節,采用競賽的形式進行教學。在講清競賽的內容和規則后出示題目:23+56、56+23、840+16、16+840……兩小組輪流答題,答到第4題時,先答題的小組的同學馬上提出了問題:“老師,其他組的同學做的是我們小組做過的題目,不公平!”這時老師問:“為什么不公平,你來說說。”接著學生就順其自然地說到問題的本質:“雖然加數的位置相反,但是加數是相同的,所以結果也是相同的。”通過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抓住本質,進一步讓學生明確加法交換律的內涵。
第二,更新教學理念,感受數學人文。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升級和優化,為了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要從數學素養開始著手,這就要求小學數學結構體系的完整性,而教學理念則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局限性,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引入人本化教學理念。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互動與交流,為學生創造和諧輕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出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教學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學習效率的提升。在課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課堂教學評價和反思等環節中,以民主理念為主導,尊重并發展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時了解學和收集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反饋,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結構調整,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水平,實現核心素質教育。
第三,教師的教學,應圍繞數學核心概念展開,幫助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數學課程內容的本質,站在更高的位置培養數學素養。核心素養導向的數學教學,要求課程內容圍繞數學學科的核心概念進行。課堂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合理提出猜想,滲透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猜想,創新地學習數學。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例如:《圓柱的體積》,在探究圓柱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的環節中,先引導學生提出猜想: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與它的底面積和高有關,猜一猜圓柱的體積與什么有關?接著結合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動手利用學具演示: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沿直徑切開后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并把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進行對比,最后總結: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
第四,學生的學習,應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題,讓學生逐步學會學習。重視組織學生的探究活動,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探究、創造并應用數學的過程,核心素養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創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情境,特別是現實情境,設計形式多樣的探索活動,讓學生真正面對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提出個性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關鍵能力。學生面對問題化的學習內容,在教師引導下操作實驗、現象觀察、提出猜想、推理論證等,不僅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數學規律的發現過程,以及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而且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切實體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真理的科學精神,同時,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了細致的訪談、調查,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認知現實,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存在的問題,從而使課堂教學的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第五,創新教學策略,提高數學意識。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核心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創新教學策略,將探究式教學、情景教學以及翻轉課堂等方式結合在一起,了解各個教學模式的優勢和缺點,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整合,服務于教學目標,輔助數學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進而提高學生核心素質,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教師要將現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小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進而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目前而言,最常見為信息教學手段為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軟件開發網絡課程等形式。
第六,完善教學內容,貫徹數學思想。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使得教學內容不僅局限于書本知識中,而是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注意觀察,善于用辯證性思維看待數學問題,豐富解題技巧,豐富學生數學知識網絡體系,掌握基礎知識,在遇到實際問題中可以自動檢索網絡體系中的相關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綜合數學素養,落實核心素養教育。
倡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是體現數學課程價值的要求,也是現代課堂教學的追求,我們必須重視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創設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學習和現實情境,重視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自主實驗和探究,關注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關鍵能力的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