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強
【摘要】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在義務教育的初中化學教學中,作為初中化學教師,要想能夠更好的開展化學課堂教學,首先要能夠注重對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以便能夠更好的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對現階段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81-01
對于化學這門學科,其具有較強的 實踐性,因而初中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作為化學教師,則需要選擇合適的的課堂教學方法。然在實際中,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在使用傳統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方式。長此以往,不僅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以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在課堂教學方式上存在不足
在過去傳統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自身的主導地位來給學生進行講解,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因而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對于這種模式,是無法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二)初中課堂教學條件不夠完備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所擁有的條件,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教學質量。在實際調查中能夠清楚發現,多數初中學校在教學條件上都存在不足,比如,教師在化學教學中的素質和能力水平不夠。另外,化學課堂所需要的相關設施和實驗設備不夠完善。部分學校在這們課程上只注重對教材知識內容的完成度,而忽視相關實驗的開展,因而對化學實驗課的開展比較少。這就使得學生只能夠通過書本來學習相關的化學實驗和知識。
(三)教師觀念和思想過于陳舊
根據當前初中化學教學情況來看,多數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相同的問題,即教育思想和觀念過于陳舊。由于這些教師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其在開展化學教學中還在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不僅不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還嚴重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教師需要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化學這門課程的動力,還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作為初中化學教師,要想能夠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要重視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
(一)優化教學設計,實施分層教學
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對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在實際中,由于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因而他們在學習需求上也各不相同。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就要能夠設置不同的化學教學方案。具體來說就是為學生在化學學習上的實際接受能力而設置相應的階梯,即分層次設計教學,在此過程還要注重實驗的合理設置。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實驗教學,不斷創新實驗
在化學這門學科上,其中理論知識都主要來源于對實驗現象的科學探究。在當前初中階段,化學實驗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在化學學習上的知識,同時也是有效提升化學素質和相關技能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程提出的要求,初中學校越來越重視教學質量和效率。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目標,教師則需要注重對實驗教學的開展。在實驗設計上,要能夠結合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來進行。比如,教師在講解關于 “水的凈化”相關內容時,可以用紗布或棉花代替濾紙,用較大一點的塑料礦泉水瓶切掉底部倒置過來代替漏斗,來進行過濾操作。這樣做不僅能夠讓學生較明顯的觀察到經過過濾后的濁水逐漸變成清澈。而且選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三)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作為化學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學生掌握相關化學知識,首先就要在實際教學中尊重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通過將生活中的案例來與化學知識相結合,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結語:
綜合上述,化學這門學科作為初中階段中的必修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能否采用有效手段進行教學,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方面下足功夫,予以足夠的重視。至于如何更好的在教學中實現有效性,教師則可以參照上述方式進行,即加強實驗教學,不斷創新實驗、注重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式。通過這幾種策略,不僅提高初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進一步的推動初中化學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容.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好家長,2016,34: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