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英
摘 要:學校不僅要注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還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體現了學生平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問題,領悟題目的主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問題,在教改的前提下尋找科學、合理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初中數學教學中漸漸意識到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并將數學思維培養列為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數學思維能力就是要求學生在掌握數學定理、公理、概論的同時,善于發現數學知識間的規律,對知識點進行歸納、類推,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數學知識。學習數學需要學生具備抽象思維、直覺思維以及形象思維,而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最好時期就是初中時期。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以抽象思維能力為側重點,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為本,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現狀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不重視
人才興國、人才強國的口號推進了我國課改工作的深入,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篇章,尤其在初中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較為顯著。但是,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不少教師還沒有完全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備課方面還是習慣性地采用以課本為主,課本知識全盤灌輸的方式[1]。面對枯燥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對所學知識無法做到融會貫通,導致學習質量不佳。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忽視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學生沒有機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學生被動接受教學的方式,漸漸讓學生失去了自我思考、自我求證和總結的機會和空間,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片面理解
在課改的大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展現了新面貌,數學教師開始積極尋找能夠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的初中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刻意地追求標新立異,偏離了實際的教學環境。初中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各自的特點比較顯著,對于新教學方式的接受程度不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逐漸掉隊,跟不上整體的教學進度。部分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激進,想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片面地強調一題多解,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營造初中數學教學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個性強,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掌握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側重點[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間的交流、討論和互動,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傳統教學中教師具體很強的權威,學生對此都非常敬畏,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問題。因此,師生關系的改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愛屋及烏,因喜歡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會有顯著的提升。因此,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學習氛圍非常重要,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設置數學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初中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而且具備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需要借助于一些實際解題的鍛煉,讓學生在重復使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智力,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培養自己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教學的實踐活動能夠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查缺補漏,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解題思路更加清晰。
數學習題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解題思維卻是多樣化的。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學生因答案的固定性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開放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多方位地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通過不同的解題方法,分析各種解題方法的優缺點,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靈活地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顯著與否和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點,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制訂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史四環.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學研究,2011(3):90-91.
[2]陳澤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