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課程改革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也成為當今教學過程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為了充分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促進數學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結合多年的教學情況,分析了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天性好動和好奇心強烈等特點,小學生在課堂中往往無法全面集中注意力,課堂效果較差。因此,在課堂中引入情景教學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沉悶的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并培養他們勤于動手和思考的學習習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情景教學法的運用簡述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就是指教師通過專業的眼光對數學課本內容進行分析,并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接受能力和教學進度,設定出與課本內容相符合的情景,從而使學生通過情景來掌握數學知識,達到教學目標。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主動傳輸——被動接受”的關系發生了轉變,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不再是單純地進行重點筆記的記錄,而是成為課堂的主動參與者和創造者,與教師一同完成情景的再現工作[1]。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不但能夠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更能夠將知識融入具體的情景中去,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使小學生更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完成學習目標。
二、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通過問題設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教師的問題設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思考方向,在開展情景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設立一些帶有引導性的問題,通過問題的方式將學生引入與問題有關聯的情景中,讓學生更加明白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方向。例如,在《統計》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出“大家平時晚餐都吃什么?”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列出學生給出的食物名稱,并讓他們根據蔬菜類、肉類、飲料類等進行歸類,并總結出每一種的數量。在問題的設立過程中要考慮問題的難度和話題性,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進而引出接下來《統計》知識的學習。
(二)情景設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要將現實的生活與課堂的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豐富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因此,教師的情景設立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對具體生活問題的解決中去,重視每個學生的參與程度[2]。例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中需要運用數學方法的情景來展開教學活動。老師到文具店去買文具,買一支鋼筆需要用到15.8元,買一支水彩筆需要2.5元,老師身上只有30元,問買完鋼筆之后還有多少錢,剩下的錢可以買多少支水彩筆。學生通過買東西的情景可以學習到小數的基本加減法的運算,同時還能夠加深自己的印象,增強在日后的購物過程中運用知識的意識,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三)加入實踐操作的環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實踐操作的環節能夠將小學生好動性強的特點充分利用,讓他們通過各種與數學有關的畫圖、建模型等活動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探索出知識的特點,將理論性的知識轉化成為自己動手進行認識的成果,促進思維的發散。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活動,將日常生活中圓錐和圓錐形狀的東西進行列舉,并嘗試在課堂上進行圓柱和圓錐的模型的制作,并在制作結束之后將總結出的圓柱的特點和圓錐的特點進行分享和交流。在動手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全面提升,對學生學習潛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通過游戲開展情景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游戲開展情景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形成團隊合作,在合作之間增進友誼,更能夠使學生在放松和有趣的氛圍下領會抽象的數學知識,增強對數學知識的記憶。例如,在《找規律》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給出一組數字或字母,比如“AB12”,讓學生找出不同的排列組合的方式,如“A1B2、A2B1”等,并通過輪流搶答的方式進行回答,看哪組答對的題目多,哪組就獲勝。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要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言搶答的機會,并把握好比賽的進度,才能更有目的性地使學生掌握好規律的基本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對教學目標的完成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情境創設中要注意與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相結合,結合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操作簡易程度等內容進行綜合考量,才能創設出符合教學要求的情景,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向軍.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發現,2017(6X):39.
[2]吳禮云.多樣化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91):59.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