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的解題方法眾多,對于同一類型題目的解題方法具有多元性、客觀性等特點,尤其是對于較為復雜的題目來說,則需要利用轉化、構造、換元等方法降低其難度,從而提高解題效率。以構造法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為研究內容,通過例題分析的方式,加深高中生對構造法的理解,在提升個人數學解題能力的同時,加強自身數學綜合素養的建設。
關鍵詞:構造法 高中數學 應用
高中數學在難度方面較初中階段有著明顯提升,在掌握數學課堂基礎知識體系的同時,我們高中生還應當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適應不同的解題方法,從而適應不同類型的數學題目。其中,構造法作為高中數學解題中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其主要適用于對隱藏關系的二次構造,使題目中的參數關系更加明確,從而降低解題難度。
一、構造法在“形”中的應用
對于某些幾何題目來說,由于給出已知條件較少,需要通過繪制輔助圖形的方式進行求解,并利用特殊性和一般性的轉化降低解題難度,此類題目則比較適用于構造法。
構造法的使用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夠熟練,對于高中生來說,應當在掌握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善于發現不同解題方法之間的聯系,并能夠靈活運用進行輔助作圖、等量代換等方法對題目進行重新構造,從而降低解題難度。
參考文獻:
[1]李正臣.高中數學解題中應用構造法之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
[2]德吉.試論高中數學解題中運用構造法的措施[J].西藏科技,2015,(03).
[3]張桂生.構造法在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7,(08).
(作者簡介: 程子祺,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學歷,研究方向: 數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