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充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創新學習方法,同時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有利于探究式學習的開放、和諧的教學環境。本文從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的實施方法出發,分析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生物;應用
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以及知識面的開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使用探究式教學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首先需要老師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之后讓學生圍繞課堂的主題展開討論并得出相應的研究成果。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指導學生的角色,重點在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其創新能力。讓學生真正投入到高中生物課堂的學習當中,從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一、 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探究式教學離不開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應創新課堂導入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實驗情境使學生動手進行各項實驗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收獲知識。以實驗的形式來達到探究式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則應提供更多學習素材,豐富學生的實驗內容,并在實驗的過程中給予相應的指導,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使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之前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創建更適合于學生的實驗情境,促使其進行深度思考。另外應設計有針對性的演示實驗與明確具體的問題,便于學生進行探索研究。
在學習較抽象的知識點時,學生一般較難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例如在學習細胞分裂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細胞分裂的過程,教師可將本節課程制作成課件,讓學生在此情境中更加真實地體會細胞分裂的情景。觀看課件的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思考有絲分裂與細胞分裂周期的相關問題,如染色體、DN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相互關系,促使其建立自己的生物知識網絡。
二、 增強課堂開放性,挖掘探究潛能
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同,探究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將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體現其課堂主體地位。教師應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嘗試讓學生根據課本的內容來收集資料,理解教材內容并進行主動思考與研究,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讓學生自主組織相關的探究活動,教師則給予相關的引導與輔助。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學會制定學習目標與實施計劃,培養學習的主動性與探索創新能力。學生完成了某項課題研究后,教師則從多角度進行評價,評價時應綜合考慮家長以及學生反饋的信息,并積極地與學生溝通,創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探究式教學離不開探究能力的培養,而培養該能力的重要途徑就是開展研究性課題學習。教師可借此機會指導學生進行主題探究,例如在學習礦質元素時,可以指導學生對礦質元素進行探究,包括礦質元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以及在農作物種植領域的應用等。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應要求學生收集、分析、整理數據,并撰寫實驗報告。對于學生優秀的研究報告予以相應的鼓勵,從而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推動學生不斷進步,充分發掘其自主探究的潛能。
三、 引導探究方向,提高教學效率
作為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實驗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生物課程中的許多知識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應盡量選擇貼近生活實際的案例來進行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與學習興趣,學生在體會到生物的實用性之后,就更樂于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常見的問題,促使其不斷探究。
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這節課時,為了深入檢驗光合作用所要具備的條件,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生物實驗設計。通過一步步地引導來使實驗得以優化,并讓學生在實驗中檢驗生物細胞膜的性質,即選擇透過性。通過生物實驗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增強對數據的敏感性。探究性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探究技能,并且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分析觀察能力,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 利用生物學史開展探究式學習
生物學的發展歷程是對生命科學的記載,其中包含了科學家們靈活與創新的思維方法,表達了其實事求是與尊重真理的科學態度,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有效利用生物學史來促進探究式教學的實施。
將生物學的研究史料應用到相關的教學內容中,促使學生展開探究式學習。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時間脈絡法將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點與重要人物連接起來,如魯賓、卡爾文、卡門、派克等人對于此領域的研究貢獻。從而加強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記憶與理解,引導學生從史料出發開展探究式學習。另外能夠幫助學生以科學家的視角來思考生物現象,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與求知欲,培養其嚴謹的探索精神。
五、 結語
作為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對于生物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調動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充分體驗生物學習的趣味。教師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并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來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本文從四個方面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的應用方法進行探討,主要包括創設實驗教學情境;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體現其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的探索式案例教學;結合生物學發展史來開展探究式教學。生物教師應合理有效地運用該教學模式,將其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學周刊,2016(25):97.
[2]呂丹.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3):190.
[3]劉漾華.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106.
[4]李廣明.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81.
作者簡介:
林慶龍,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第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