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是落實學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老師是一個班級的靈魂,他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生心靈的雕塑者、班集體建設的總設計師,是聯系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教師要用發展眼光看學生,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對學生充滿積極的心里期待。言傳身教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實效。班集體一定要有班規,依靠制度的力量形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氛圍,彰顯學生的特長。班主任要做好班級文化建設,依靠文化的力量和集體力量,讓全班有共同的愿景,讓班級文化引領班集體特色發展。
關鍵詞:問題學生;班級管理;班主任引導
一、 讓“問題學生”在自我教育中快樂成長
1. 運用“關心式批評”,引導“問題學生”認識違紀的危害
“問題學生”出現問題必然會對班級成長造成危害。面對詢問學生總會有強烈的自保意識,拒絕認識錯誤或推卸自己的責任。這時教師要進行換位思考,讓你的關心溫暖“問題學生”,讓學生接受教育時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分析錯誤本身帶來的點滴危害,讓學生找尋錯誤中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自覺改正錯誤,主動接受勸誡教育。
2. 運用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問題學生”在參與管理中進行自我教育
學生犯錯誤的根本在于沒有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要轉變學生,鞏固教育成果。在學生的校園生活中,主題教育活動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學生之間發生了矛盾,我通過《二十年后的你和他》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發生的摩擦,引導學生珍視同學情;面對班級中冒出的“早戀”勢頭,我開展了《友愛和愛情》主題班會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友情”與“愛情”的關系;即將畢業時學生對待學習浮躁消極,我用主題班會《明天會更好》引領學生學習正能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的價值。借助學校模擬考試組織學生參加“誠信試場”,讓學生理解誠信的無價。
3. 優化“問題學生”育人環境,激發家長參與轉變“問題學生”的熱情
班主任要優化“問題學生”家庭教育的環境,從改善“問題學生”的成長環境開始。借助家長學校平臺積極開展相關專題教育,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優秀班主任和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為“問題學生”家長作報告,適時家訪和家長溝通交流,給家長“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支招,樹立家長承擔“問題學生”的教育責任意識。借力學校家長會和班級家長座談會,給“問題學生”家長出謀劃策。可以利用班級微信群開展家庭教育經驗座談會,讓家長們暢所欲言家庭教育的點滴,相互切磋和啟發家長之間豐富家庭教育的經驗。構建“問題學生”進步的輿論環境。教師的家訪不只是“問題學生”的家庭,還可以包括“問題學生”的鄰居或親朋好友,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問題學生”進步的細節,提升鄰居和親朋好友對“問題學生”的評價。
二、 讓新增的“法寶”點亮班級管理的色彩
1. 記錄學生成長的“記賬本”
班主任的學生成長的“記賬本”就是學生的成長檔案袋,猶如是學生在校表現的“日記賬”,主要反映學生在校表現點滴,遵循班級公約規則,采用積分制。“記賬本”重在記錄學生的優秀表現和成績,如王強打掃衛生積極加3分、常杰三操認真加3分、李婧工作負責加3分等等。值得表揚的行為和進步就積分,每周匯總小結評比,在不斷的積分激勵中,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2. 點亮學生成長歷程的“展示臺”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就是一個善于搭建學生展示平臺魔術手,展示學生的精彩,放大學生的優點,挖掘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進步。班主任要利用優點讓自己的管理揚長避短,遷移學生缺點促進差者轉變。“展示臺”可以展示學生的特長,也可展示學生的點滴進步,如:“班級之星”“班級之最”等,也可是學生的優秀作文、書畫作品、小發明、小制作的展示。也可借助班級樓道展示表現突出的學生,如:“光榮榜”“名生風采”“這里有你也有我”等。展示臺的設計要圖文并茂,學生照片與學生感言穿插其間,學生作品和個人簡介相得益彰。
3. 喚起斗志的學生“挑戰書”
“挑戰書”能夠激發學生的昂揚斗志,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班級良性發展合力。班主任可適時在班級管理中倡導互下“挑戰書”,如生生之間的學習,班班之間的文體比賽。學生之間的學習“挑戰書”經雙方簽字可張貼在班級“我的榮譽”欄內,班級之間的“挑戰書”經雙方班長簽字后可張貼在樓道文化墻上,讓醒目的“挑戰書”時時鞭策學生不斷努力,激勵學生挑戰成功。“挑戰書”的發布本身彰顯著學生的不斷進步。
4. 學生改錯進步的“說明書”
學生改錯進步的“說明書”源自班主任的手筆,內容是學生對事件的本真陳述,當然不是學生的檢討書。“說明書”重在學生犯錯時的心理描述,班主任據此進行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導,解開學生心結幫助其認識錯誤,促使學生從心理上改正錯誤。“說明書”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抹去了檢討書的苛責與詰難。“說明書”的寫作過程就是學生心路歷程的成長過程,更是學生成長進步的過程,寫作練筆的同時無形中滌蕩了學生的心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班主任借助這頁紙張慢慢走進學生心里,達到和學生心靈溝通的目的,在寬容中幫助學生走出陰影,在理解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 讓成功在育人中飛翔
1. 讓了解貫穿教育的始終——育人先知人
學生教育工作猶如種莊稼——首要了解土壤情況,才能播撒適宜的種子,然后適時施肥澆水。必須要了解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個性特長,了解途徑可以通過自己觀察或與學生交流,通過與家長交流,也可以從科任教師處了解,通過學生了解等,只有全方位了解學生,才能有效實施教育。
2. 善于利用力量——讓各種力量增添管理的砝碼
對學生有著真誠愛心的教師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學生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學生才能從心底接受老師,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實效。教師要用發展眼光看學生,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對學生充滿積極的心里期待。言傳身教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實效。班集體一定要有班規,依靠制度的力量形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氛圍,彰顯學生的特長。班主任要做好班級文化建設,依靠文化的力量和集體力量,讓全班有共同的愿景,讓班級文化引領班集體特色發展。依靠科任教師的力量,在具體工作中要主動與科任教師交流,了解班主任對班上認可度,聽取其合理化意見建議,在學生面前要通過彼此演演雙簧,互相欣賞,讓其與自身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作者簡介:
張正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五合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