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亞麗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深入教育領域,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輔助中學生物教學,強化教學效果已成為中學生物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它作為融圖、文、聲于一體的嶄新認知工具,改善了人們的認知環境,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學信息的傳播方式,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和多樣的手段。本文以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為理論基礎,簡要地概括一下現代教育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生物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33-01
一、 初中生物教學的特點
從生理特征看,初中生正處于智力發育的初級階段,對外界信息的吸收主要以形象性、具體性信息為主。其思維發展中抽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但具體形象性成分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型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和基本的實驗動手能力以及擴大中學生日常生物知識面為目的,為今后學習生物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正是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殊性,因而在編寫初中生物學教材時,注重知識面的廣泛性、易懂性和形象性,大多數的生物知識均屬于學生了解的內容。中學生物學教材將大部分的知識從理論的抽象性轉化為鮮明的具體性,從復雜的生物知識中提煉出精華,使之更適于理解掌握。隨著現代生物學的發展,生物知識的更新速度相當快,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性也日益增強。因而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法已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二、現代技術的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難點。初中生物新課標在教學內容上有較多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如果僅憑教師的講述和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但如果在教學中向學生提供實物教材,再恰當地輔以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為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搭橋,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尿的形成和排出》一節的教學中,尿的形成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生理過程看不見、摸不著,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用Flash做了一個動畫,用紅色圓圈代表血細胞、紫色圓圈代表蛋白質、黑色圓圈代表無機鹽、藍色圓圈代表尿素、黃色圓圈代表葡萄糖、白色圓圈代表水。當播放動畫時,各種顏色不同的圓圈由入球小動脈進入腎小球中,一部分白色、黑色、藍色、黃色圓圈進入腎小囊形成原尿(過濾),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的白色圓圈,全部的黃色圓圈和部分的黑色圓圈重新進入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重吸收),剩下的由腎小管流出,形成終尿。此情境的運用,能激起學生濃厚的認知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而且比較容易突破難點,促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
2、活化生物課堂,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等媒體,集聲、光、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生物的進化》一節時,可采用多媒體計算機多維圖像處理技術,模擬魚進化成兩棲動物的變化過程,用豐富、生動、連續的畫面表現出來,從而激起學生德行系興趣,使學生展開魚是怎樣進化成兩棲動物的想象。又如:在講心臟有關知識之前,先出現一段心臟的3D模擬動畫,3D心臟模型做旋轉運動,通過模擬電鏡技術,仿佛帶領學生進入心臟的內部遨游,再配上“咚噠、咚噠”的背景音樂,很容易就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注意力也高度集中,進一步產生了學習的欲望。
3、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由于計算機具有快速的信息處理和圖像傳播特點,利用課件上課,可以省去很多的板書時間,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后進生、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等,同時讓學生的視、聽、觸同時并用,提高他們對信息的接受量,多種方式獲得的信息又可以相互強化,從而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容量加大。如,《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一節,可以應用實物、投影與電腦相結合的方式,實物顯示外形,投影解剖結構,而血液循環則從電腦上以動畫形式再現出來。教師還可以通過電腦控制演示慢鏡頭動畫,局部放大圖和定格進行講解。如此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應該注意的問題
1、多媒體使用要適度而行。適量使用多媒體,切忌過多過濫,應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適量的圖、文、聲、像的使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反之,過分夸張的聲音、動畫只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2、多媒體使用要適時而行。選準了多媒體的表現內容,還要設計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呈現的時機、方式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根據教學內容所要求的不同的學習水平層次,不失時機的發揮媒體的作用,使媒體在最佳時機、以最佳方式呈現,從而幫助學生解決“掌握知識與形成能力”之間的矛盾,切不可隨意呈現。
3、多媒體使用要順應教學規律。整堂課不顧教學實際全部使用多媒體和網絡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就會造成“人灌+機灌”的局面,違背了教學的基本規律,是不會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
4、要考慮經濟和實效。傳統教學手段有時比用現代技術更加有效,如《植株的生長》,使用從校園采來的枝條講解葉芽的結構及其發育,比用計算機的模擬更加形象和生動,而且費用也要低廉很多。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傳統手段,而把信息技術的使用重點放在突破教學難點和培養學生的能力上。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日益進步,已漸漸成為教師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如何更好地、更充分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PPT、Flash動畫、網絡資源等優勢增加學生的知識含量,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將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的東西。然而,現代教育技術畢竟是按照人們的意愿進行設計制造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采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方式教學,例如一些現實中可以實現的過程就應該盡量在現實教學中實踐,打消學生的誤解,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愛自然的情懷。我相信,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定會讓生物課堂大放光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