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園
摘 要 文化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動力和精神源泉,校園文化建設是關系到大學聲譽的深層次“軟實力”問題。本文立足于校園文化理論,力圖從獨立學院的實際出發(fā),從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即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著手解決建設過程中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找出更加適合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的新途徑,使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得到快速有效的發(fā)展。
關鍵詞 獨立學院 校園文化建設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11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material impetus and intellectual source for schools to survive and develop, an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the deep soft power concerning the reputation of a university. Based on theories of campus culture, this paper strives to resolve the concrete operation steps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from the reality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from three connotations of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e., spiritual culture, behavioral culture, and system culture, and find out new approaches more fitting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so as to make rapid and effective progress i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文化不僅是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動力和精神源泉。校園文化建設是關系到大學聲譽的深層次“軟實力”問題。在對其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20年間,研究者們有的從整體高校的角度、有的從單一學科的角度;有的從職業(yè)院校的角度、有的從民辦院校的角度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相對完整的研究,但從獨立學院的角度分析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則相對較少,且研究內容不完整,理論深度不夠。為順應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民眾對優(yōu)質高等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而創(chuàng)辦的獨立學院,有著良好的原始機遇,但過分關注規(guī)模和效益、忽視內涵建設的做法,造成了校園文化的薄弱甚至缺失,因此對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凸顯。本文從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理論著手,結合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路徑,使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獲得迅速有效的發(fā)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大力建設彰顯社會主義特征、時代特色和學校特點的校園文化。當前,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以下問題:
(1)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周詳?shù)睦砟詈鸵?guī)劃。學院辦學理念有待成熟,規(guī)劃前瞻性不夠,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基建、招生、就業(yè)等“硬件”建設方面,忽視了一些見效慢、有內涵的“軟件”建設,相當程度上存在著精神文化建設落后于物質文化建設的現(xiàn)象,校園文化建設未與學校整體辦學目標和培養(yǎng)方向步調一致。
(2)校園文化建設缺乏鮮明的個性和思路。不少依托母體高校的獨立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過分依賴,未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實際工作中思路不清晰,只是對其母體文化進行了簡單的傳承,甚至是照搬,從內容到方法都和母體高校的文化趨同現(xiàn)象嚴重;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移植和拷貝母體文化的同時,在文化積淀過程中又出現(xiàn)了脫節(jié),并未能形成獨立的文化主體地位,也就很難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和機制。① 缺乏有力主導,文化發(fā)展程度不高。獨立學院在文化建設方面的物質投入和精力投入均受到嚴重的制約,專職的師資力量不夠導致教師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導向作用難以體現(xiàn)和充分發(fā)揮,人才保障缺乏導致后勁不足;②缺乏特色力,文化活動品味不高。多數(shù)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尚未顯示出自己的特色,開展活動缺乏系統(tǒng)性和繼承性,社團活動多但質感差,活動參與面窄,真正對學生發(fā)展有利的活動不多;③缺乏吸引力,人文教育薄弱。獨立學院社會認可度有待提高,開門招生、關門辦學,造成學院的文化吸引力薄弱,文化建設受到嚴重影響。過淺的文化感染,過弱的專業(yè)教育,過重的功利傾向,使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舉步維艱。
作為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校園文化以其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使每個校園人在思想理念、行為標準、價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引導和教育。營造積極進取、健康向上、求實創(chuàng)新、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對于獨立學院大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獨立學院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優(yōu)化辦學水平等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1)校園文化是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中的重要因素。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ence)一詞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yè)評論》中首次提出,指的是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別利益的一類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技術和能力(賈少華,2005:65)。在高校戰(zhàn)略管理概念中,核心競爭力用以指稱能夠使高校在長期的競爭中掌控主動權的一種基礎性能力或競爭優(yōu)勢。學院的綜合實力中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方面。硬實力是學院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但軟實力對學院的發(fā)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優(yōu)質的學院管理、豐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校風校貌、優(yōu)質的辦學效果、出色的教學質量等,是學院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元素。endprint
作為高校軟實力的主要組成要素,校園文化展現(xiàn)了大學的整體精神風貌,是價值觀念、教育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獨立學院要想獲得持久而鮮活的生命力,就必須在建設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和豐富帶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底蘊,不斷提高學院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加強和完善校園文化建設以提升學院的綜合實力。
(2)校園文化是獨立學院學生人格完善的關鍵力量。教育是校園文化的基本功能,校園文化是通過環(huán)境影響教育的重要因素,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校園文化依靠校園的人文環(huán)境、文化氛圍和社團活動等調節(jié)和激勵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幫助大學生不斷完善人格。學院管理者需抓住學生的特點和心理,創(chuàng)建求是、求實、求新、求精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使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獲得人生境界的豐富體驗,進而陶冶人格和情操,開拓進取,堅苦自立。
(3)校園文化是獨立學院辦學特色積淀的集中體現(xiàn)。辦學特色是指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有別于其他學校的獨特的辦學風格、獨到的辦學理念以及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校園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劉智運,2003)。作為高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辦學特色是高校在歷史積淀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的,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也是高校辦學的一大特色。獨立學院的發(fā)展勢必強調辦學特色的研究與創(chuàng)建設,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fā)展。
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積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師生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校園精神為核心的,具有校園特色和時代屬性的集體文化。作為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獨立學院在其發(fā)展中承擔著不斷完善辦學機制以促進學院發(fā)展的艱難使命,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校園文化建設。獨立學院亟待用相關理論結合實際情況來指導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通過科學的規(guī)劃,積極的引導和不懈的塑造,從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即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著手解決建設過程中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以確保校園文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1)繼承和創(chuàng)新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中心,是學校經過浩瀚歷史的積淀和凝練發(fā)展而成的,為全體師生員工一致認同的深層次的主體文化。 獨立學院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應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是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精髓的傳承。賦予傳統(tǒng)文化以時代先進的理念,把握社會發(fā)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人本、優(yōu)秀的校園精神,樹立學院的品牌文化;其次是校園精神應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主旋律。校園文化應當營造健康、催人奮進的校園精神文化氛圍,以滿足學生成才的多樣化需求。除此以外,校訓、校風、校徽等文化符號作為學院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共同構成了校園獨特的精神風貌,對學院的建設和發(fā)展有著標志性的意義。要通過校園人的實踐,對學院精神文化進一步提煉概括,又以此指導實踐,成為師生員工行動的指南,使其滲透到校園的各個方面,并在不斷實踐中升華和弘揚。
(2)塑造和升華行為文化。行為文化是一種流動的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在教學、學習、管理等活動中所產生的精神狀態(tài)、行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大學精神、辦學理念等在師生員工個體上的動態(tài)反應(包萬平,2007)。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雙主體特性凸顯,一方面,校園文化環(huán)境持續(xù)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個性和行為習慣;另一方面,師生又在創(chuàng)造和豐富著校園文化。
①學生行為文化。作為校園的主體之一,學生是校園文化的主要形成者,同時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尤其是社團活動則是學生行為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善學生的行為文化,從而提升學院的文化品味,培養(yǎng)高素質的本科應用型人才。
②教師行為文化。囊括了師德、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教師行為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要的一環(huán)。要牢牢把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方向,用教師的行為文化來指導和熏陶學生行為文化的塑造。
③管理者行為文化。管理者行為文化代表著學校組織文化,控制著學校管理的走向,樹立著學校的精神和價值。在獨立學院校園行為文化塑造過程中,應以院長文化為引領,以教師文化為保障,塑造優(yōu)秀的學生文化,使師生在融思想性、知識性和教育性的校園文化氛圍中不斷提升自我,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使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進師生的教學態(tài)度、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中,以反映學院獨特的行為文化。
(3)整合和超越制度文化。在校園文化中,制度是要求師生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學校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是學校教育管理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重要標志(葛金國,2006:107)。①管理體制。一方面,為了確保學院的競爭力,就必須進行適應獨立學院發(fā)展的制度建設和改革,以確保學院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另一方面,制度的建立需要執(zhí)行才會生效,一定意義上講,制度的嚴格執(zhí)行比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更為重要。教育部“8號文件”指出獨立學院是以“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就是要求獨立學院應根據(jù)自身特點,在母體原有的管理體制基礎上進行革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有自己品牌的管理機制。②規(guī)章制度。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是整體校園文化的外在化和具體化,加強制度建設和制度管理是獨立學院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學院管理要以制度為載體和手段來實現(xiàn)管理目標,既包括價值觀念的引領,又涵蓋體制的完善。文化管理思想中的學校制度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把行為個體的價值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追求剛性制度文化和柔性制度文化的價值整合,促進充分彈性的自我升華、自主管理。逐步形成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制度文化,規(guī)范的管理、健全的制度,才是獨立學院蓬勃發(fā)展的基礎。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極具創(chuàng)意的過程,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獨立學院結合(下轉第42頁)(上接第25頁)實際情況,以理論指導為基礎進行實踐的探索。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不懈努力,才能全方位建設高品質的獨立學院校園文化,才能使獨立學院充滿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本文為揚州大學廣陵學院2015年立項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FYYB15006)成果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16號.
[2] 賈少華.民辦大學的戰(zhàn)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 劉智運.高等學校辦學特色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03(1).
[4] 包萬平.大學文化學理與校長引領下的獨立學院文化建設[J].當代教育論壇,2007(1).
[5] 葛金國.校園文化:理論意蘊與實務運作[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