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華
摘 要 在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日漸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加上傳統教育理念不同程度的影響,高校亟需進一步優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批社會市場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本文多層次客觀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以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 現階段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現狀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33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as and values gradually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dea to different extent, the universities need to further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raining talents of a large number of social needs of the market.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lu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many levels.
Keywords present stag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solutions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1 缺乏正確的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日漸復雜化
現階段,部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意識到對各專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大班授課為主,班級人數較多,安排的課時也不多,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吻合。為了完成學期教學任務,部分教師沒有考慮班級學生已有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一堂課安排過多的教學內容,而學生真正吸收的知識并不多,加上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此外,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由于受到多方面主客觀因素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日漸復雜化,高校學生社會閱歷有限,極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潮影響,不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等,也就是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更好地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亟需結合各方面情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1.2 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從某種角度來說,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內容合理化安排。但在實際中,部分高校并沒有全面、客觀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內容,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述、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導致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出現交叉現象。同時,在上課之前,教師沒有全方位客觀分析班級學生的知識以及生活經驗,結合思想政治章節教學內容難易度,圍繞教學目標,科學安排教學內容,缺乏鮮明的時代特征,沒有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實際,教學內容混亂以及單一化,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利于對其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1.3 教學方法單一化,不注重教學實踐
對于思想政治課程來說,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和采用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連。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填鴨式、放羊式”單一化教學方法,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生生間互動較少,課堂氛圍沉悶,不利于學生全面、準確把握思想政治知識,尤其是其精髓,只停留在表面的學習,極易導致他們對思想政治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不利于他們將所掌握的思想政治內容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影響他們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沒有意識到教學實踐的重要性,過分注重理論教學,導致“理論、實踐”教學二者脫離,沒有處于統一的網絡結構體系中。教師沒有根據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重點、難點,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很少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不利于將知識學“活”,有效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影響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 解決措施
2.1 正確認識,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在運行過程中,高校必須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思想觀念,全方位正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各專業教學情況、發展方向等,優化授課形式,不能一味地采用大班授課方式,要圍繞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準確把握章節知識難易度,科學安排課時,根據各專業課程安排情況,適當增加思想政治課時,避免教師每堂課安排過多的教學內容,確保思想政治教學各環節順利開展。同時,高校要結合各方面情況,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開展多樣化的校園實踐活動,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大力“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其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使其不斷受到感染、熏陶,在無形中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提高他們思想政治素質。在此過程中,高校要注重人文環境建設,比如,學風建設、校風建設,要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優化完善自身已構建的制度,充分發揮各部門多樣化作用,比如,教學、管理,使其處于統一的網絡結構體系中,動態掌握當下各專業學生思想動態變化,更好地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2.2 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在新形勢下,高校要根據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科學安排各年級、各專業學期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避免教學過程中出現重復的教學內容。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以此為基點,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質等,科學安排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比如,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貼近各專業學生生活實際,圍繞我國基本國情、現階段國際形勢政策,將學生關心的時政熱點、焦點等巧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科學安排這方面的教學內容,促使各專業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知識的同時,逐漸學會看待復雜化、多樣化的社會現象,幫助他們逐漸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要根據他們各方面情況,從不同角度入手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多方面教育,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endprint
2.3 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不能再采用單一化的傳統教學方法,要多層次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具體來說,教師要采用“灌輸、交流”相結合的方法,向學生傳授思想政治課程知識的同時,圍繞課程教學內容,巧設問題情景,增加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交流,積極思考,充分挖掘自身各方面潛力,利用所學的思想政治課程知識,解決對應的問題,有效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同時,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圍繞章節思想政治知識,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取他們熟悉而感興趣的案例,將其巧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分析案例的基礎上,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思想政治知識點,促使抽象乏味的課程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降低課程知識難度,便于班級學生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確保課堂教學目標順利實現。此外,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手段的優化完善,將多媒體教學手段等巧妙應用到其中,利用其“圖片、動畫、音像”等于一身的特點,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其對新課題知識留下初步印象,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講解章節知識,便于他們全面、客觀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全新的知識框架體系,將其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有效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
2.4 注重教學實踐
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實踐放在關鍵位置,使其和理論教學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具體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活躍課堂氛圍的基礎上,為班級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教學實踐的機會,促使他們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在課堂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圍繞教學重點、難點,根據班級學生已有的水平,向其布置不同層次的教學實踐 作業,確保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都能有所進步,要根據他們的完成情況,進一步補充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定期組織班級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政治實踐課題研討,引導他們探討當下一些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利用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探討解決措施,多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建議等,不斷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圍繞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模擬,比如,模擬法庭、模擬道德沖突,促使班級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內化所學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高校也要根據各專業思想政治教學情況以及各階段教學內容,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比如,“幫助留守兒童”、“進敬老院”,積極引導各專業學生參與是其中,在親身實踐中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實踐情況,撰寫實踐報告,而不僅僅是參與,無形中培養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系統化、復雜化特點,也是一項重要工作。高校必須站在客觀的角度,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加大教學實踐力度等。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促使高校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為日后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或者深造學習埋下伏筆,不斷加快和諧社會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 陳少權.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215-216.
[2] 林強,仝澤民.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生活化研究[J].石油教育,2014.6:97-100.
[3] 王俊榮.網絡文化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理性選擇[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3.1:109-112.
[4] 袁益民.新時期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1:197,201.
[5] 孫薇,吳淑嫻.應急管理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S2:5-7.
[6] 金艾裙,李震.基于大學生需求現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4:103-105.
[7] 何艷.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啟示[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246-247.
[8] 楊新宇.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83-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