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 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國內外教育界不斷升溫的今天,本文發現國內高校外語界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其實并未真正展開。因此,本文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例,從翻轉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教學參與者和教學環境入手,即微課制作和管理、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以及網絡在線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發現存在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策略,以期為我國大學英語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微課 大學英語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2.052
Why "Flipped Classroom" Cannot Flip
——Reflections on Implementing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 China
ZHANG J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Nowadays,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ircle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aking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turning teaching classes, teaching participant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s in the classroom, that is,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icro classes,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classroom time As well as the onlin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network to conduct in-depth thinking and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and try to put forward strategies to solve, with a view to China's college English reform to provide new idea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 micro clas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0 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作為我國高校開設的最重要的一門公共課,近些年一直因為“高投入,低產出”等問題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如何找到一個既符合學科重實踐的特點又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翻轉課堂作為信息化時代教育發展更新的產物,主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講授過程移至課堂外,再通過教學活動將作業和概念應用移入課堂。它以對于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學生主體地位的切實建立,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顯著成效深深吸引了各國學者和一線教師。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教育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要以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先導。[1]同時,《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也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2]這就為推動我國大學英語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明確的實施導向和政策支持,也為大膽嘗試翻轉課堂教育理念創造了有利條件。
根據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的文獻數據,以“翻轉課堂”為主題進行搜索,截至2016年12月份,共檢索到相關文獻7878篇。其中2012年所發表的相關文獻僅有16篇,之后相關發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到了2016年,發文量已經突破5000大關,達到了5170篇。然而,在眾多的應用研究中,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大學英語課程的文章卻大多集中在可行性分析(盧海燕,2014)、教學模型構建以及教學流程梳理(鄧迪,2016,李艷平,2015,呂婷婷,2016)等方面,為數不多的實證研究(李京南,伍忠杰,2015,耿娜2016),也只是針對具體的班級開展的小規模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其研究結果并不具備普遍性,因此很難僅依靠這樣的研究結論就進行翻轉課堂的普及和推廣。那么 “翻轉課堂”為何遲遲沒有應用于大學英語課程呢?事實上,任何一種新教學方法的實施都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只有確保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具備相應的條件,才能保證教學方法的順利實施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實施也是一樣,只有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課前,課中和課后)、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科特點和教學過程的參與者(教師和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充分了解到其間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才有可能設計出最優化的翻轉課堂模式。
1 大學英語課程在翻轉課堂實踐中可能存在的問題endprint
1.1 微課制作
翻轉課堂要求知識輸入是學生在課前自主完成的,而微課則是教學內容傳遞的主要方式。目前,大學英語教師使用的微課主要有兩種來源途徑,第一種是借助互聯網資源,在相關網站上直接搜索有關內容的微課,下載并直接使用。然而,由于大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多元性以及授課對象英語能力不同,能夠直接供學生學習的微課應該不多,盲目的不加篩選的使用互聯網已有的微課和給學生進行教學錄像授課沒有太大的分別,這樣沒有針對性的微課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傳統講授型教學應該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因此,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使用的絕大多數微課都應該來自第二種途徑,那就是任課教師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授課對象的英語能力自行制作,這樣的微課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因材施教。然而,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微課的制作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1.1.1 微課的適用度
微課,顧名思義,最大的特點在于“微”,一般來說,微課的時長不得超過10分鐘,旨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教學內容的精髓呈現給學生。然而,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更加綜合和全面,實用性要求也更高。在一節課中會同時涉及聽說讀寫譯中的一個或者多個技能的訓練,這就為如何找準微課制作的“點”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十分鐘的微課程不可能涵蓋所有的知識點,否則那便是知識點的壓縮羅列,這與PPT的展示功能相差無幾;但是如果只針對某個知識點制作微課,那么知識輸入則遠遠達不到大學英語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因此,微課到底適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哪些課程或者教學環節,或者微課到底應該制作哪些內容?這些都是實施翻轉課堂之初就必須考慮清楚的。
1.1.2 微課的制作質量
除了微課的適用度問題,微課制作的質量是否精良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制作微課的質量就成為了翻轉課堂能夠順利實施的保障。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數高校并未真正開始實施翻轉課堂,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要進行微課教學,那么大學英語教師是需要獨自完成自己的微課制作。每個任課教師對課程設計和教學重點的理解并非完全一樣,那么根據教師自身理解制作的微課勢必會導致平行班級學生接受的是不同側重點的學習內容,這就對日后統一的考核和評價制造了難題。其次,微課是以視頻形式存在的,一旦做好并上傳至學習平臺,就很難修改,或者說如果教師在微課內容制作中出現了一些錯誤,那么這些錯誤就可能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接受而且無人糾正,這就極有可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負面影響。但是微課的制作涉及多個環節,無論哪個高校也無法保證教師能夠做到同時錄制,同時管理,那么,誰來為大學英語教師制作的微課質量把關呢?或者說微課制作的標準應該是什么樣呢?
1.2 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
前面提到,微課的制作,較之傳統的多媒體課件來說,是一件相對繁瑣的工序。一般來說,微課的制作都分為以下幾個環節:教學內容的選擇,選擇微課呈現方式,最后選擇視頻錄制方式。其中,微課內容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PPT,Flash甚至是動畫和影音資料都可以成為微課的內容。而視頻的錄制也由多種形式來完成,例如:利用喀秋莎錄屏軟件,手機或者攝像機錄制上課情景甚至還可以出現人機相互等方法。因此,想要呈現出一堂精致的微課,除了課程設計要合理準確,教師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教育技術能力,例如:對于計算機的熟練操作,互聯網資源的熟練查找以及相關軟件的使用等。然而,這些對于大多數都是文科生出身的大學外語教師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于多數大學英語教師來說,一個微課從設計到錄制完成,都要花費好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這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工作量著實很大。再加之,我國大學英語課程屬于全校公共課,幾乎每個大學英語教師都承擔著每周至少12-16課時的教學工作量,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微課制作以及日常教學,是每一個要實施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師都面臨的考驗。
1.3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的核心教學理念就是提出要以學生為中心,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即知識的輸入應該由學生主動來完成。因此,在翻轉課堂中,知識的輸入由學生自行觀看微課來完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地選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和學習的內容進度。然而,翻轉課堂在賦予學生最大限度學習自由的同時,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自覺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可以說,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學生的自學環節。提到自主學習,學生的低參與和高退出一直是全球在線學習中最棘手的問題。[3]對于經過了十幾年“填鴨式”傳統教學的中國大學生而言,是否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是否能夠適應這樣的自由學習狀態以及能否保持高參與度就成為翻轉課堂實施的關鍵問題。此外,如何保證自主學習效果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課前所謂的不受時空限制的知識輸入,很可能就被學生草草了事,而對于課前在線測試,學生們也可能會采用抄襲或者依靠一些破解軟件來刷分。這樣的話,翻轉課堂之后的環節就都沒有意義了。而如何對學生課前階段的學習進行監督,也是一個目前無法很好解決的問題,即便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網絡平臺進行指紋識別和在線時間統計,如果不從本質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自覺性,這些所謂通過外力的解決方法都會被學生輕易化解。因此,如何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如何做好監督工作就成了翻轉課堂的又一大任務。
1.4 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
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安排,學生需要在課前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知識的輸入和內化,然后帶著學習成果回到課堂,教師則需要組織小組活動刺激知識的輸入,同時增加師生互動。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高效利用課堂時間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盡管翻轉課堂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但是這不等于否認了教師對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也不意味著教師完全不負責學生的知識輸入。事實上,翻轉課堂意味著教師需要對學生學習的全程負責。因此教師如何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的主導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師在課堂的角色和任務到底是什么?該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在課前的自主學習效果查?小組互動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做多長時間?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也會影響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endprint
2 解決對策和方法
2.1 適合微課演示的教學內容
考慮到微課的特點,本文認為微課比較適合大學英語中技能知識的教授和訓練,例如語音知識的教授。語音知識不僅涉及到基礎的音標學習,還涉及語言的連音聯誦,語調和語氣等整體技巧。教材中的發音規則和舌位圖難免晦澀一些,而教師的課堂演示時間又有限,因此借助微課將語音知識錄制下來,供學生在課下反復模仿和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此外,文化類課程也比較適合微課,例如文化背景介紹或者跨文化知識介紹,都可以通過影音結合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2.2 成立微課制作團隊和質量監督小組
既然微課制作涉及的環節多,技術要求高,因此想要大學英語教師在課時量繁重的情況下始終保持微課的制作熱情和高水準的微課品質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各個教學團隊可以成立微課制作小組,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各位教師各抒己見,在充分了解每個教師對教學重點認識的基礎上,統一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然后由小組成員分別負責其中一部分教學內容的微課制作,最后成果為小組成員共享。這樣就可以既保證了微課內容的全面系統,同時也保證了微課品質。此外,還應該成立微課質量監督小組,由專人對制作好的微課進行審閱并及時提出修改意見,在與微課制作教師在充分溝通后,作出修改,之后才可以上傳網絡品臺供學生學習,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微課的質量,以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2.3 有意識加強培養學生自學學習能力
為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順利完成并保證學習效果,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本文認為在對大學生進行翻轉課堂之前,應該對學生進行為期一學期或者一學年的有意識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可以先要求學生養成課前預習并主動完成課前練習的習慣,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自學成果進行檢驗,或者在課堂中利用5-10分鐘時間要求學生現場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思考,以此來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保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之后,再去實施翻轉課堂,這樣的翻轉才能有意義。
2.4 優化課堂設置,保證知識內化
在翻轉課堂的實施中,學生回到課堂中是為了更進一步的完成知識內化,但是在知識內化之前,任課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對于知識學習了多少,又掌握了多少。因此教師必須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兩個任務:1)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輸入的情況并且保證全班學生完成對知識點的最基本掌握;2)完成對于知識點的內化和拓展。所以,在進行必要的互動和小組討論之前,教師應該先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重點回顧。之后,再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深入拓展,這時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主動思考和思辨過程中讓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
3 結語和討論
基于筆者對翻轉課堂的了解以及國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環境的分析,本文試圖回答為何翻轉課堂在國內高校外語界沒有真正大規模實施的原因,即從大學英語的所有教學活動,從任課教師、學生到教學環境中都還沒有做好大量的前期準備,對此,本文積極分析解決對策,希望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能有助于外語界盡早找到適合自己學科特點及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期更好地推動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全面提高我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做出一定的貢獻。
本文為甘肅農業大學2016年校級教改項目“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基礎英語課程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以甘肅省高校為例”的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綱要 (2011-2020 年)[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
133322.html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3] 張璇.MOOC在線教學模式的啟示與再思考——以江蘇開放大學實踐為視角[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