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崢
【摘要】本文在深刻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礎上,立足日常化學教學,分析了綜合實踐活動與傳統化學學科課程的相互關系,并在實踐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高師 化學教學
【課題項目】江蘇省第三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高職院校學生科學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61-0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設置的一類新型課程,它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目前,綜合實踐活動已在全國各中小學轟轟烈烈的展開,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作為高等師范院校的一名化學老師,筆者積極地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在本校進行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初步實踐,收獲頗多。
一、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充實傳統化學教學
傳統的化學教學強調學科自身的知識體系和內在邏輯結構,以獲得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目的,并使學生在此基礎上發展思維、提高能力。而綜合實踐活動則要求學生以大量的時間參與實際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積極探索、主動體驗,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基于傳統化學課程的基礎之上。學生正是利用了課程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反過來,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使得學生從中獲得基本能力,又可以促進化學課程的學習。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還可以實現許多傳統化學教學較難達到的教學目標。
1.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高師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經驗性的課程,沖破了傳統學科課程對于學生的束縛,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很大程度上符合了高師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化學作為一門實驗學科,也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積極創新。綜合實踐活動與傳統化學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高師學生的學習興趣。
2.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增強高師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高師專業的學生愛好廣泛、活動積極,但他們中也有不少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遇到困難容易退縮,難以持之以恒。學習習慣也不盡如人意,喜歡依賴于老師,缺乏獨立自主、探索創新的精神,自我反省意識不強。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自覺、主動的制訂活動計劃,并為計劃的實施作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為了達成目標,學生必須克服困難,堅決執行活動計劃;活動結束時還需要及時的進行反思總結,找出問題與不足。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在不斷地認識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3.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培養高師學生的協同合作精神
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優越,受家長溺愛者居多,長期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使得他們缺乏合作意識,不懂得發現別人、欣賞別人。綜合實踐活動獨特的開展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融入集體,學會合作。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常需要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各種各樣的調查研究,在與同學、老師及其他人的合作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協調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鍛煉發展。他們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在深切感受團隊精神力量的同時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非常需要的。
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我們無法在高師各專業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但我們可以在日常化學教學活動中,試著引入綜合實踐活動,既可以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作好前期探索準備工作,又可以有效地充實傳統化學教學。現行使用的化學教材中有許多的內容適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比如: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必修2第四章化學與可持續發展、選修1第三章第二節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第四章保護生存環境等等)。
二、正確理解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化學教學實踐
1.準確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基礎課程改革的亮點和難點,體現了新課程的核心價值與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四部分。這四大指定領域在邏輯上不是并列關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關系。“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則是“研究性學習”探究的重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得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三者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培養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2.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一定要緊扣學生特點,體現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才能取得成功。具體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①活動主題生成自主化
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時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可供學生自我選擇和個性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關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啟迪學生思維,激起學生感受和探究的欲望,幫助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筆者開展了一次關于化學與健康的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對選修模塊的化學與健康主題的活動與探究建議是:通過實例了解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及其攝入途徑;了解維生素在人體中的作用;實驗探究:食品中維生素C的檢測。因此,可以結合化學學科知識,以“維生素C”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方向創設情境,學生對維生素C會進而提出以下主題:常見的維生素種類及作用;維生素C的存在形式;維生素C的理化性質;飲料、水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C含量的化學測定方法;維生素C與人體健康;維生素C的攝取途徑等。研究角度羅列出后師生可以共同進一步探討,根據所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來選擇主題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
②活動組織方式多樣化
活動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采取多種組織方式(如調查、訪問、查閱、游戲、制作、展示、交流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獲得理想的活動效果。
③活動評價方式人性化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注重過程性和多元化,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參與程度,努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獨特看法以及付出的辛苦毫不吝嗇地給予鼓勵、認可。
三、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合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不可指導過多、包攬過多,更不能采取講解和告訴為主的舊模式。教師要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活動主題的提出、活動方案的設計,到活動的具體實施都應將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也不能低估。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探究,要保護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努力營造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自由、充分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另外,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必須突破那種把指導的責任局限在某科老師或專門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老師身上的觀念,應努力通過有效的方式將學校所有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相關人員的智慧匯集起來協同指導,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小組。
2.綜合實踐活動應避免“形式化”傾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近年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許多教育工作者仍有很多困惑和行動上的偏差,影響了課程價值和功能的發揮。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不應只是要求學生去“調查”、“訪談”、“收集資料”,而不給予具體的方法指導。不應只強調“過程與方法”而不具體落實,使得綜合實踐活動出現“形式化”的傾向。同時,教師還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以適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需要。當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功開設還需要得到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配合。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應注重安全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走出校門、走進社會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因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務必要對學生加強人身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總之,在高師化學教學當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入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要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做好實踐活動的教學計劃,有規劃的完成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能力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