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云波
摘 要:閱讀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不論是何種形式的考試都需要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看懂文章的內容和含義,在此基礎上對文本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達到深刻理解的程度。為了能夠理解文章,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詞匯積累,了解文章的句子結構,同時還需要有英語思維,才能夠達到理解閱讀的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了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能力;詞匯;英語思維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通過閱讀要能夠理解閱讀材料中的觀點和態度,能夠識別不同文本的特征,能夠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夠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等。這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獨立自主地對文章進行分析和探究,理解文章的內容,進而感知文章的思想和內涵。閱讀中學生需要積極地對文章進行加工,通過體驗和思考的方式來形成自己的理解。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關注詞匯,關注句子結構,融入到閱讀文章的情境中,通過自己的探究和思考來鑒賞文章,實現深刻理解。
一、展豐富詞匯,夯實語言基礎
目前英語閱讀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感覺到困惑、不知所措,尤其是面對不認識的詞匯時,學生的閱讀就無法順利進行。詞匯成為學生閱讀中的一大障礙,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詞匯還不夠豐富,閱讀量太小,積累的詞匯太少,不能夠滿足閱讀的需要和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多積累詞匯,不僅僅是教材上的詞匯,還需要多掌握一些課外閱讀中的詞匯。當學生遇到生詞的時候,就把這些生詞都記錄下來,并且通過查字典的方式了解這個詞匯的讀音和用法,達到拓展詞匯積累的目的。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學習,學生就會逐步地增加詞匯量,減少閱讀過程中因出現生詞而無法進行閱讀的問題。閱讀中出現生詞也是很正常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背誦和積累來減少生詞,但是絕對不可能把所有的詞匯都掌握。這就需要學生結合上下文的語境要具有一定的猜詞能力,面對生詞可以大膽地進行猜詞,通過對上下文的分析來探究和理解生詞,完成對閱讀語句的理解,消除閱讀障礙。學生具有了豐富的詞匯積累,會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注句子結構,探究英語語法
高中的英語閱讀,有時學生認識句子中的每一個單詞,但是還是不理解整個句子的含義。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語言了解的不透徹,對句子結構掌握的不牢固,面對長難句的時候不能分清楚句子的“主謂賓”,導致理解上的困惑。如閱讀中學生遇到的語句:Theres rarely an event or a wedding where Wangs name doesnt come up.這個句子中的詞匯學生都認識,但是在理解的時候學生就感覺到不好理解。主要是因為句子中包括了一個含有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學生不知道在理解句子的時候,這個定語從句應該放到哪里,它是修飾什么的,就會把整個句子的意思理解的顛三倒四,前后混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探究語法,多分析句子結構,使學生在閱讀中可以了解句子的主干是什么,句子中有沒有從句,句子的整體結構是怎樣的。通過學生的不斷分析和思考,學生就會了解句子結構,在實踐中更好地進行閱讀,明確句子的含義,提高理解能力。
三、繞學生興趣,培養閱讀習慣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給學生提供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的文章,使學生帶著興趣和動力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通過學生的興趣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主動性,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文章,或者是以教材為依據,認真研討課標,給學生提供一些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多閱讀《英語沙龍》《快樂英語》《21世紀學生英文報》等閱讀材料,這些文章題材豐富,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不同板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同時還在無形中向學生滲透了德育教育,培養了學生的情感道德和價值觀,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于學生語言素養的提高。
四、導閱讀方法,掌握閱讀技巧
教師是學生學習上的領路人,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促進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進而提升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關注閱讀習慣的培養,指導學生默默地進行閱讀,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指著每一個單詞,用心去感受和理解文章。同時面對不同的閱讀材料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有地需要細讀、精讀,形成深刻的理解,掌握每一個詞匯和語句;有的則需要泛讀和跳讀,了解文章的思想和主旨即可。教師要圍繞著高中閱讀常出現的試題考查形式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如細讀理解題則需要學生關注細節,認真閱讀文章中的具體語句,通過對具體的信息的核對找到正確答案。主旨大意題則需要了解文章的主旨,體會文章的內涵,通過閱讀看到文章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體會到作者寫作的目的和態度,提煉出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面對推理判斷題則需要學生針對文章中的信息進行思考和分析,通過對信息的加工形成正確的認識,在邏輯思考和推理判斷中得出客觀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推測出作者的情感態度。
總之,閱讀是關注學生語言能力和語言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授之以漁”的教育,多引導學生方法,多指導學生閱讀策略,使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通過不斷地閱讀積累大量的詞匯,夯實語言基礎,了解句子結構,開闊視野,在閱讀中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不斷地提高閱讀能力,實現英語語言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荷香.探究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策略[J].教師,2011,17.
[2]黃劍萍.培養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