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殷美
摘 要:加強和改進高校學風建設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靈魂所在,同時對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與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學生思想認識,在學生不斷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起到關鍵的引導與啟發作用,幫助大學生明確肩負的歷史重任,幫助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找準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動力,提升高校學風建設水平。而且要與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的實際問題相結合。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05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到一個高校的發展空間,必須要把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最終目標,堅持貼近學生生活,堅持以人為本。而學風作為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高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環境。因此,應把創新大學生的學風建設當做教育的重點和目標,加強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點。
一、當前思政教育現狀及工作出發點
圍繞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人才培養目標,依托學院教學資源、科研資源和學科資源,分層次、有重點開展學風建設活動,采用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分類培養模式,從而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強化學生專業認知和學院歸屬感,改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現狀,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力,幫助其規劃合理的學習發展目標,從而使學生明晰自身的生涯規劃和人生目標選擇,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實現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二、工作創新舉措
1.強化入學教育。分類別、有側重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夯實學院分類培養基礎。組織新生家長見面會,班級團體輔導,提高大學學習和生活適應性;邀請學院系主任開展專業教育講座,組織新生參觀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加強新生學院歸屬感和專業教育;組織學籍管理教育大會,幫助新生了解各類規章制度,樹立學習生涯規劃意識。
2.深化專業認知教育。提升學生科研能力,深化專業知識,以2-3年級學生為主體,在全院范圍內選拔成績優異學生參加導師制。每位同學選擇學院一名教授作為導師,在導師指導下親身參與實驗室Seminar討論、田間試驗管理等科研過程。組織2年級強化班同學,以5人小組形式開展學院10個課題組游學,培養專業興趣。邀請學院知名教授開展教授講堂,分享求學經歷,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科研創新魅力,近幾年共邀請蓋鈞鎰院士等10多位專家開展教授講堂,指導學生求學規劃。
3.拓展國際視野。依托學院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寒假交流專項,連續兩年共選拔39名同學赴美交流。組織短期訪學交流項目全英文答辯會,開展國際交流季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學院國際化氛圍。啟動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項目,選拔優秀學生攻讀專業學位。舉辦“游子講堂”,拓寬學生國際視野,為學生搭建出國留學交流平臺。繼續實行《農學院關于本科生國際英語考試的獎勵管理辦法》,鼓勵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為出國訪學打好基礎。
4.激發專業熱情。每學年組織農藝操作大賽、新農村建設規劃設計大賽等科技賽事,增強學生創新活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組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國際賽事籌備指導教師,依托專業研究課題,指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研究。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開展英文學科前沿講堂,提升專業學習熱情。在三年級暑期舉辦暑期學校,增強科研技能訓練。
5.強化課堂紀律管理。課堂紀律管理效果也是學風建設最直接體現。學院任課教師加強對學生課堂出勤的考勤力度,輔導員、班主任增加查課次數,多與任課教師溝通了解學生上課情況,嚴格執行學生考勤制度,并與學生評獎評優掛鉤,并將到課情況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反饋。發起無手機課堂活動,要求1-3年級各班積極參加,并對活動執行情況進行抽查,實行獎懲制度,引導學生在課上擺脫手機依賴,加強課堂紀律管理,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
三、近期取得成效
1.提升學生在學業中主體地位。學院近幾年畢業生中,升學比例平均達52.3%,其中保研比例達30.5%,考研比例達19%,出國比例為3.2%,學院畢業生總體升學比例位居全校前列。
2.加強班級凝聚力。學院各班級開展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風氛圍,加強班級凝聚力。植物實驗141班先后獲得優秀班集體2次,優秀團支部標兵1次,連續兩年獲批先鋒支部立項,四級一次性通過率為100%,六級通過率100%,班級平均績點為3.75。
3.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素質。近三年,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17人次,全國植物生產類大學生實踐創新論壇征文獲獎15人次,省級科學知識競賽16人次,獲江蘇省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競賽銅獎,全國大學生創業實戰大賽江蘇省省賽優秀獎等。
四、推廣價值
1.強化學生分類培養模式應用。開展農學特色第二課堂活動,強化學生分類培養模式。對于低年級學生,通過適應性教育、專業思想啟蒙及職業生涯啟蒙教育,讓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對二年級學生開展專業認知教育,幫助其選擇大學發展方向。根據高年級同學個人發展方向,培養學術研究類、實際應用類、創新創業類等學生發展模式,實現農學特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總目標。
2.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動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加強學風建設為突破口和有效載體。優良的學風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態度、求實的學習作風,同時也體現了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引導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學習目標,激發他們對社會和國家的高尚責任感。同時,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在校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把品德教育、所學專業學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到實處,建立了教育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李建明,李騰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探究[J].教育與職業,2008(5).
[2] 劉曉亮.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以河南科技大學學風建設特色基地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