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剛
【摘要】現代社會大學英語教學十分重要,中國加入WTO,與國際間的貿易越來越頻繁,各種外語應用都很廣泛,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更是各國外語系學生都要學的。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是課堂講,學生聽,老師也很少在課堂上給學生練習聽力,而跟英語相關的工作需要很強的聽寫能力,所以大學英語教學需要進行很大的改革。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反思 教學重建
現在跟英語相關的工作很多,英語這一門語言越來越重要,現在有同聲傳譯職業,就是隨聲翻譯,需要很快的反映速度,平時需要多積累,多練習。傳統的上課方式滿足不了這種工作的需要,學生都需要課下進行很多練習,完全靠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覺學習。所以大學英語教學需要盡量考慮學生的需要,考慮學生以后的生存需要。大學英語課程應該進行改革,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英語水平傳授,教師要帶領學生多進行野外實習。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大學英語教學是為社會培養高學歷、實用型人才而設置,而所有跟英語相關的職業,比如雙語導游、貿易型人才、翻譯、商務接待等,無論是哪種,對英語專業學生都有很高的要求,聽說讀寫能力一樣也不能差。尤其是英語口語,更要發音標準,速度適中,在跟國外人交流、談貿易時必須像個外國人一樣流暢應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接受的國外生意人、國際旅游者、外國留學生、跨國公司經營者越來越多,外國人已經充滯在中國的每個角落,中國在國外定居、上學、務商的也很多,再加上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所以英語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先不說中國的英語專業學生水平有多高,單就英語的應用范圍之廣,也應該在高等學府設置相應專業,收取大量的學生,來培養專門的英語人才。每個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級別都應該在八級以上,專業英語八級,跟普通的英語八級又不一樣,級別相比普通的要高很多。英語專業的指導教師也應該請外教,同時在每個大學里招收一定量的英國留學生,來對英語專業的學生形成一定的影響。
二、大學英語教學反思
如何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如何使學生在大學四年里有碩大的收獲,怎樣讓學生畢業就能為社會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是從事相關工作的人長期以來頭疼的問題。大學學生不僅要忙學業,很多人也想在大學學習一些人際關系處理技能,所以學生的時間相對緊張,這樣就要求英語教師提高英語課堂的使用率。在英語專業英語課程肯定會被設定為必修課程,這就為學生的英語學習,也為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了相對豐富的時間。在課堂上,傳統的英語教學是老師先念臺詞,再講解課文和相應詞組、語法,學生課后背誦,自行練習聽力。這種授課的效果到現在為止一直都不太好。現在英語教學專家提倡教師在教完每節課后都要進行教學反思,每天進行完英語教學也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教學過程,反思備課教案,反思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接受能力和對教學的反映,反思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態度,反思對學生的關心程度,反思教學方法。每進行一次反思,教師的教學水平就進步一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就強一點點。
在教學反思中,應做到這幾點:
1.課堂氣氛是否太過死板,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是不是昏昏欲睡,或者聽課沒有主動性,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
2.教學設計是不是合理,重點難點講解是否到位,講課過程中學生能吸收多少。
3.如果一節課上的效果不錯,是不是應該還有更好的教學方法,能更節省時間,收到更好的效率。
4.板書的抄寫,作業的安排合不合理,適不適合課堂教學。
5.講解用詞準不準確,講解速度是不是適中。
6.有沒有準備相應的教具,教具有沒有得到很好的使用。
7.對英語專業的用途,以后的前景介紹有沒有給學生普及,老師有沒有收集相對多的資料。
在每進行完一次對學生的指導教學后,無論是什么樣的活動,反思一下前面的教學行為,都會對后面的教學有不少的幫助,可把反思后的心得寫在筆記本上,日后常看,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以后的教學提供豐富的經驗。
三、大學英語教學重建
1.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引入一定量的生活實例,可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老師說話要幽默風趣,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讓學生自行查資料討論,解決問題,這樣可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課堂氣氛不會死氣沉沉,教學效果會很好。
2.講課內容應由易到難,重點反復強調,難點講清細節,多舉實例,學生容易理解。
3.教學方法需不斷反思、總結,在教學水平上不斷升華。
4.作業的安排量要足夠多。
5.教師講課時需要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講解速度要適中,學生對每個知識點都需要一定的反映和思考時間。
四、結束語
大學英語教學很重要,為國家塑造精英人才的重要途徑。教材內容都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學習觀念等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滿足市場經濟的要求。大學的教育專家必須為教學變革做出犧牲和付出,研究出適合國家要求和時代發展的最新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徐濤.課程改革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反思與重構[J].黑龍江科學,2017,8(05):12-13.
[2]李曉姣.課程改革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反思與重建[J].科技展望,2017,27(12):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