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順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我國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我國企業迅速地發展起來,尤其是在我國倡導創業解決就業的理念下,中小企業更是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出來,我國財政部為了能夠迎合我國的企業發展趨勢,正在積極的對稅收體制進行改革。稅務籌劃工作是現代企業經營中的常態,稅務籌劃風險也客觀存在,本文就從企業稅務籌劃風險上進行分析,并結合案例闡述目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主體,通過本文章的研究為企業的稅務籌劃合理進行提供對策。
關鍵詞:稅務籌劃;稅務風險;防范對策
一、稅務籌劃風險概述
對于稅務籌劃風險而言,其就是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過程中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稅務籌劃失敗而產生的風險。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務籌劃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對稅收政策的錯誤解讀帶來的風險。我國的稅收政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正在不斷的完善,當企業在進行日常納稅核算的時候錯誤的去解讀某項規定的時候,就會導致稅收政策的把控不全面,使得企業出現偷稅漏稅的問題。
(2)對稅收優惠政策的運用不到位。目前我國政府為推動企業發展會為企業提供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而部分企業過度運用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使得企業出現偷稅漏稅的問題。
(3)缺乏系統性的稅務籌劃,且稅收政策整體性把控水平較弱。目前很多企業在稅收籌劃
二、企業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每當在企業中談及納稅籌劃的時候都趨之若鶩,對于納稅籌劃而言,如何能夠將企業利益得到最大化,是企業納稅籌劃的重點內容,下面筆者就以兩個不同的單位作為案例來對納稅籌劃進行分析。
(1)案例一:
浙江省L單位自2007年起開始后勤改革發展,并通過成立全資下屬企業A,來進行L單位的后勤事務管理,管理的工作包括車輛租賃、房屋租賃、物業管理等項目。而在企業A房屋租賃業務中,企業A將單位名下的某房屋作為廠房承包給社會人員Z,Z每年按時上交房屋租賃費用,填寫房屋租賃合同,Z將房屋租賃后作為服裝廠廠區,并設立了獨立的銀行賬戶用于服裝廠的經營收支,服裝廠會為單位提供工作服,同時也對外進行服裝加工,相關證件掛靠在企業A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等,企業A需要為Z代開發票以及進行相應的納稅申報業務,稅費由Z承擔。對于企業A和Z的相關稅收處理的具體操作如下:Z每個月的經營收入為個人所得,企業A僅負責為Z提供代開發票業務,同時為Z代繳相應的營業稅費,與此同時收入的金額和Z的往來賬相掛靠,用Z上交的成本發票來作為費用,而費用金額與Z之間相勾連,Z每月按時進行租賃費、營業稅費、所得稅,并將其直接與L單位的工服費相抵扣,以多退少補的方式進行。
上述案例中就涉及到了嚴重的偷稅行為。從企業A只對代開發票做收入,沒有將開票部分計入營業稅費,就屬于明顯的偷稅行為。另外,Z的相關費用是以抵扣企業工服費用的形式進行,企業A未將租賃費用計入收入,導致企業A的營業稅和所得稅存在少交情況。對于企業A而言,Z企業服裝廠貿易很有可能會因為節約成本而進行專門購買發票交給企業A進行入賬,這就使得企業A存在因發票無往來業務,導致發票存在造假風險。
(2)案例二:
某機械加工公司是民營企業,企業的股東為自然人股東,該公司在稅務籌劃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和風險,具體情況如下:
該機械加工公司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實現發展和壯大,對公司的經營范圍進行了擴大,擬成立小產品加工公司,財務人員認為該小產品加工公司在成立的初期并不會盈利,因此建議小產品公司以分公司形式進行組建,并不是以子公司的形式進行組建。這樣總公司就能夠通過合并企業所得稅時一分公司虧損來進行稅費的抵減。而實際情況是,該小產品公司在經營商剛好迎合了目前的小產品市場發展趨勢,當年不僅實現了業務的拓展還有微小的盈利,這就導致企業的合并抵減稅費的效果,得不到實現,而且還是去了對兼并其他小產品公司的機會。
另外,該機械公司曾在2015年,將廠區內的一個空房以租賃的形式租給其他的企業進行使用,年租金為100萬,除了按照5%的營業稅繳納以外,還要按照15%的房產稅進行繳納,這就使得機械公司的納稅稅負比較嚴重,而公司的財務人員,在這一業務上明顯沒有考量到這部分的納稅籌劃,如果通過對空房的出租轉為提供保管服務,就可以將房地產稅降到1.2%。
該機械公司曾與某客戶F簽訂《機械產品買賣合同》,將公司內總價值為200萬的機械產品賣給F,市場售價為450萬,款項一次性轉賬付清,在此同時該機械公司還要求F與某家機械維護設備簽訂使用合同,約定自產品交付之后,讓該機械維護企業來進行設備的使用。該機械公司就是典型售出租回的形式,屬于嚴重偷稅行為,存在罰款、被迫追究刑事責任等風險。
三、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們來說企業稅務籌劃中的政策風險,對于政策風險而言,其指的是稅務的籌劃人員通過利用國家的稅務政策來開展稅務籌劃活動,以實現對稅賦的降低,一般來說減輕稅負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從總體上來對政策風險進行劃分時我們可以大致將其分為政策選擇風險以及政策變化風險。
(1)政策選擇風險。所謂的政策選擇風險其值得就是企業在進行政策選擇上因錯誤的進行政策的選擇而產生的風險。通常在企業中企業會自認為籌劃決策滿足國家的稅收政策,但是實際上是因為企業自身對政策的差異認識不足或對政策的解決不到位使得稅務籌劃工作缺乏對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把控。
(2)政策變化風險。第一,一般來說國家稅收政策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動態的變化,其時效性會在經濟環境的變化中變得越發明顯,但政策變化并不意味著企業的稅務籌劃會面臨風險,一般情況下只要政府政策變化沒有超過企業的預測范圍,就不會導致企業的稅務籌劃出現風險。
第二,經濟環境的變化風險。對于企業的納稅工作和國家的稅收政策而言,其與經濟環境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企業在進行稅收政策的制定時會本著促進經濟增長的態度來進行政策的制定,為了推動經濟發展,政府政策還會適當的進行減免稅或退稅等優惠政策的制定。而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或者是在不同地區下,政府為了穩定稅收杠桿會對其進行宏觀調控,這就使得政府的稅收政策存在應時性和時效性問題,在這種不確定的稅收環境下,往往會導致企業的稅收籌劃存在較大的風險。endprint
第三,稅務行政執行風險。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的財政支出會不斷的增長,國家的稅收在檢查和處罰上會不斷的進行力度的增強。我國目前的稅收體制在不斷的對稅務檢查工作進行更新和規范,這就使得納稅人在規范納稅操作時要對其進行加強,而當納稅人因稅務執法力度的忽視,會導致企業在納稅中存在較大的稅務風險。
第四,籌劃人的納稅意識及職業道德風險。一般來說,企業的納稅人員的納稅意識會對企業的稅務帶來較大的風險,當企業的納稅意識比較強的時候,就能夠保證納稅籌劃的目的更加的明確,而納稅人員納稅意識比較淡薄無法嚴格的根據規程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就會導致企業中存在的較大的稅務籌劃風險。而稅務籌劃人員的納稅意識往往與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對于稅務籌劃人員而言,其職業道德水平比較高,就能夠保障稅務籌劃人員能夠及時的對風險進行判斷。在如今的企業中,由于稅務籌劃人員往往會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影響,因企業管理層為增加自己的利益,要求稅務籌劃人員做出違背道德的操作,比方說偽造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中進行多支出少收入的列述。
四、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對策
對于企業而言,要想保證稅務籌劃風險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就需要在稅務籌劃方案的確定前做好風險因素的考慮,并對風險的產生動因進行分析,進而實現從根源上的風險杜絕,并實現對企業稅務籌劃抗風險能力的提高。下面筆者就結合上述案例及稅務籌劃中存在的問題對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對策進行提出。
首先從稅務籌劃人員方面來說。要做好企業稅務籌劃人員的稅收政策的學習提高,要通過提高稅務籌劃人員的風險意識,鼓勵稅務籌劃人員進行稅收政策的學習,來使得稅務籌劃人員的風險意識能夠得到較好的提高,此外,企業需要做好對稅收政策變動的動態掌握。對于良好的稅務籌劃而言,要綜合企業的內外部發展環境以及市場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發展和變動趨勢來進行稅務籌劃方案的確認,通過將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進行緊密的結合,處理好可持續發展與短期發展的利益關系,實行企業的經營效益的提升。
企業還需要對稅務籌劃人員的素質進行提高,可以從準入機制上進行要求,確保入企工作的稅務籌劃人員具備較好的稅務籌劃素質,并通過在企業中以多渠道、多模式的形式來進行稅務籌劃人員的法律法規以及稅收政策的指導,通過加強稅務籌劃人員的籌劃業務能力,來降低企業的稅務籌劃風險。
從企業的角度上來看。要想保證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能夠取得較好的發展,企業的管理層應當率先對稅務籌劃工作進行重視,并將稅務籌劃管理落實到實處去,通過管理層的認識,來保證稅務籌劃工作喲能夠在企業中取得較好的發展。對于稅務籌劃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其風險往往是客觀存在著的,因此管理層要以動態的管理模式來對稅務籌劃工作進行管控,及時的對潛在風險進行發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潛在風險的發生率。另外,管理層需要在企業中做好稅收籌劃風險的評估工作,通過定期對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檢查,確保企業管理層能夠較好的掌握企業目前稅收籌劃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在進行稅收籌劃風險評估的時候,企業需要理清經營行為,明確經營涉稅問題,并通過做好崗位責任制,來確保稅務籌劃工作能夠取得較好的發展。
對于企業的所有者而言,要想保證稅務籌劃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達到節稅的目的,企業所有者需要將企業的稅務籌劃部門從企業中獨立出來,還可以通過外聘稅務籌劃工作人員來進行稅收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的保證。需要明確一點的是,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起于管理決策一樣都必須要以成本效益作為工作原則,要保證稅務籌劃的方案在制定后能夠確保收益大于支持,這樣才能夠保證稅務籌劃工作是正確的。企業還需要做好與稅務機關的聯系機制建設,因為稅收政策的彈性變化,而企業要想保證稅務籌劃工作能夠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果,就必須時刻的掌握稅務行政的效果,因此企業要通過建立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機制,力圖從稅法上能夠與稅收機關的政策制定理念取得一致性,避免因主觀思考下產生的稅務籌劃風險產生。
五、總結
在本文章的研究中,筆者就企業的稅務籌劃風險以案例的形式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通過對稅務籌劃的問題進行剖析,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率和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企業的納稅籌劃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研究思路和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顏鏘.電網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7):120-121.
[2]劉嬌嬈.基于AHP的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J].河池學院學報,2017,37(02):122-128.
[3]方曉紅.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稅務籌劃若干問題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9):157+172.
[4]于冰潔.淺析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6,(22):40.
[5]苑會穎.淺析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對策[J].中國商貿,2014,(23):113-114.
[6]龔曉剛.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18):267+276.
[7]勞煜.A企業上市前的稅務籌劃方案設計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