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曼卿
摘 要:音樂素質教育在小學階段的學前教育體現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對幼兒的未來發展產生著關鍵性的影響。但是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學前音樂教育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誤區,嚴重限制了教學作用的發揮和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所以應該積極探索學前音樂教育的完善策略,有效助推學前音樂教育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 音樂教育 誤區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元素,合理開展音樂教育能夠有效推進兒童綜合素質的培養,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學前教育階段,也應該全面加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全面分析和總結當前學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相應的教育改革和完善措施,確保真正發揮出學前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維護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當前學前音樂素質教育發展誤區
系統分析我國當前學前音樂教育,發現受到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和《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的正確指導,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師已經初步認識到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希望能夠對音樂教育活動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音樂教育對幼兒教育的補充和輔助作用得到全面的發揮,維護幼兒的健康成長,但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能夠明顯看出當前學前教育階段音樂素質教育的發展仍然存在明顯的發展誤區,極大限制了學前音樂素質教育作用的發揮和幼兒的健康成長[1]。如觀念方面的誤區,學前音樂教育受表演音樂觀念的束縛,不利于幼兒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和幼兒的健康成長;教學內容方面的誤區,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沒有很好的把握不同階段幼兒的成長特點、興趣特點和接受能力特點,籠統的選擇內容開展教學活動,不利于幼兒對音樂知識的系統學習;教學方法上的誤區,教學方法以教師的示范和幼兒的跟唱為主,沒有注意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也會對幼兒的整體學習效果產生不良影響。
二、對學前音樂教育發展進行有效完善的策略
在全面分析當前我國學前音樂教育存在的發展誤區基礎上,新時期結合素質教育思想的要求以及全面推進學前音樂教育的現實需要,應該積極探索對學前音樂教育進行有機完善的策略,為學前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1.在教育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音樂教育觀
音樂教育本質上能夠納入到素質教育的范疇中,因此要想促進教育作用的全面發揮,教師不僅僅需要向幼兒傳授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在教育指導實踐中讓幼兒逐步學會體驗音樂、感受音樂,對音樂的情感進行適當的表達,進而形成對音樂藝術的系統化認識,借助音樂審美教育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在全面推進和落實音樂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結合幼兒教育的特殊性,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最大限度的避免將幼兒音樂教育與早期音樂定向培養等同,而是需要盡量對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內容、情感教育內容和審美教育內容等進行挖掘,將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載體的作用全面發揮出來,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促進幼兒深入學習和踐行音樂教育思想。在具體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幼兒音樂教師應該將美育作為核心思想,引導幼兒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音樂觀念,形成相應的美感體驗,進而增強幼兒學習音樂藝術的興趣,促進幼兒音樂藝術素養的全面提高,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夯實基礎[2]。
2.為幼兒提供能夠選擇的開放性教育內容
學前教育階段音樂素質教育的發展也應該關注教學的開放性,確保教育作用的發揮和幼兒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開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保障。基于此,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全面分析幼兒的興趣愛好特點和學習需求,并且將幼兒的感性形象作為基礎,希望能夠借助感性形象激發幼兒的情感,促進幼兒對音樂藝術的學習。如《小兔子乖乖》這一簡單的幼兒歌曲,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對歌曲進行學習,能夠借助歌曲中生動形象的小故事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和安全教育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美的同時也能夠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其能夠自覺防范危險[3]。其次,應該注意所開展的教學內容與幼兒生活實際的聯系,確保教育的內容與幼兒的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能夠讓幼兒聯系個人實際情況挖成學習活動,提高音樂教育的有效性。如教師引入《世上只有媽媽好》一首歌,能夠讓幼兒聯系個人實際情況參與學習活動,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最后,應該關注幼兒音樂教育的開放性,與時俱進的對幼兒音樂教育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期可以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積極主動的完成學習任務。如教師可以聯系現階段《喜洋洋和灰太狼》、《小豬佩奇》、《小馬寶莉》等動畫片的熱播情況,從中選取相應的曲目對幼兒實施音樂欣賞教育,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情感,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3.創設靈活多樣的幼兒音樂教育方法
在幼兒教育中,不同階段的幼兒對音樂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教師所應該采取的幼兒音樂教育方法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只有結合不同階段幼兒音樂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等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才能夠促進幼兒音樂教育質量的全面發揮,為幼兒音樂教育作用的有效發揮創造良好的條件[4]。所以在具體音樂教育實踐中,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小班幼兒對簡單的、趣味性強的音樂片段進行模仿跟唱,掌握簡單的節奏,促進幼兒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得到適當的培養。而對于中班的幼兒,則需要適當的融入音色、節奏方面的要素,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能夠按照音樂節奏完成學習活動。同時,在全面分析這一階段兒童特點的基礎上,可以盡量選擇與小故事、歌謠相關的音樂教育內容,或者將音樂教學和舞蹈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實踐探索中完成對相關音樂知識的學習,爭取取得理想的音樂學習效果,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結語
學前音樂教育與一般性的音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異,其需要兼顧幼兒的成長發育特點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適當的調整,讓幼兒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相關音樂技巧進行深入學習,確保幼兒可以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術和技能,為幼兒的未來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鐵男. 學前音樂教育發展誤區與完善策略[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2(11):215-215.
[2]于艷, 梁光輝. 試論學前音樂教育的意義及其發展策略[J]. 大眾文藝, 2013(16):246-246.
[3]綦琳娜. 試論大城市小學音樂教育改進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 2017(12):45.
[4]張媛. 試論推進我國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1):19-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