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俠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隨著新課改教育的實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教育,而在語文教材之中,許多文章都包含濃厚的情感色彩。為此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因素,要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教學,就情感教育實施的策略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有助于他們的情感激發,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要開展情感教育,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語文教學效率。下文就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進行分析。
一、情感教育的主要含義
所謂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再通過開展相對應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發生變化,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新課改指出,教師應當充分運用情感教育,要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
二、開展情感教育的主要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的思想較為單純,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非常重視教師對他們的看法。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鼓勵話語會讓學生感到興奮,讓他們產生愉悅的心理。在這種狀態背景下,學生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1】。故此,情感教育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融入情感教育,那么就能夠激活課堂的學習氛圍,能夠使氣氛變得更為活躍。經過調查研究表明,學生如果長期處于壓抑或者恐懼的環境之中,那么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變得不夠集中,就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如果學生處于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中,那么他們的注意力教會變得更加集中,就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3.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學習效率的好壞與教師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密切,就會導致師生之間的感情較為淡薄,而這就會影響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與學生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多與學生交流、談心,想學生之所想,這樣才能夠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而開展情感教育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與教師產生情感交流,繼而形成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教師應當重視自身的情感修養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更好的開展情感教育,首先需要重視自身的情感修養。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教師應當加強在情感方面的學習,然后用自身的真實情感去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改變以往嚴肅、古板的形象,要用和藹的態度去進行教學,而不能夠給學生塑造一種嚴師的形象,讓學生可望而不可及【2】。教師要多與學生加強交流,多從生活、學習中去觀察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困難以及學習困難,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這樣一來,就能夠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感,繼而愛屋及烏,喜愛教師所講授的課程。如此,學生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的積極、樂觀。
2.準確把握文章的抒情點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課文是教師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雖然小學語文課文較為簡單,但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能力還較弱,所以讓他們去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較為困難。此時,需要教師開展情感教育,要把握文章的抒情點,讓文章內容與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還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文章人物的語言描述、神態描述等,讓文章中的人文形象或者神態形象等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來,使學生的情感能夠得到激發。例如,在《我愛故鄉的楊梅》一課教學中,文章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熱愛之情。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讓他們講述自己家鄉的美景、美食或者自己在家鄉的一些趣事,這樣就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自己的家鄉產生濃厚的情感,并且在描述家鄉的美景、美食還有一些歷史人物之時,學生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那么就能夠更好的理解作者對自己的家鄉如此熱愛的主要原因【3】。當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激發,就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3.合理創設情境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思也最為單純,他們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受到他們很容易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也容易被文章中故事情節所感染。所以教師開展情感教育可以合理創設情境,以便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情感。如,在《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周總理的生平事跡,讓學生了解總理的偉大,然后播放一些低沉、悲傷的音樂,來渲染課堂的氣氛,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對總理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故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創設情境,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交流,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4.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
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他們的好奇心較重,思維也非常的活躍,他們常常會對一些事情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們的看法有些的是幼稚的,甚至是錯誤的,而如果教師沒有進行合理而又客觀的評價,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情感狀態。有些時候,教師一些鼓勵的話語就會讓學生感到快樂,因此,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盡可能的給予積極客觀的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如果學生的看法或者意見是錯誤的,教師可以先給予鼓勵,然后客觀的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結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能夠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情感教育的實施,要重視激發學生與文章內容的情感共鳴。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26-27.[2017-08-31].DOI:10.16704/j.cnki.hxjs.2015.11.018
[2]周艷.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14:11.[2017-08-31].
[3]王新婷.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07:26.[2017-0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