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怡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國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此階段小學對于學生的教育從傳統的知識教育逐漸的向著素質教育所轉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只片面的關注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同時對于學生所學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和運用情況也加大的了關注力度,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教學階段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是幫助學生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幫助學生提高邏輯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對學生實施全面的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其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其次也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其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能力,對于數學能力的綜合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生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118-02
引言
對于學生教育來說,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知識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要求,因此為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全面的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所謂核心素養,即是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進行包括基礎知識、實際應用能力、學科發展歷史等綜合性的培養方式,核心素養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科理解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所學學科的理解,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數學核心素養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
在新課改實施的今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只是片面的關注學生的知識積累,忽視了數學學科的整體作用,而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其實培養學生直觀想象、數學抽象、數學建模、數據分析、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等六項內容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通過新課改的實施,全面改變學生目前的教學狀態,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的六項能力,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1.1數學抽象:
所謂抽象能力,即是將事物的物理因素全面的分離出來,使得事物具有簡單的數學聯系,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即是將事物的數量關系或者是圖形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處理,使其具有全面的數學概念,同時理清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對于事物進行具體的表達的一種方式。
1.2邏輯推理:
所謂邏輯推理,即是根據已給命題,通過以知的條件對其進行符合規則的推理,從而證明事物數學性的一種能力。
1.3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即是一種處理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的表現為,通過數學知識將遇到的問題進行抽象化處理,分析和發現當中的數學問題,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方式,運用合理的數學知識對其進行結論的驗證,并且通過不斷的驗證來完善數學建模,從而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
1.4直觀想象:
所謂直觀想象,就是利用圖形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方法,通常在遇到數學的問題中,通過對于問題的觀察和分析來找到數學聯系,是其與圖形相聯系,通過與圖形相配合的方式來將數與形結合在一起搭建出數學直觀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
1.5數學運算:
數學運算是學生接觸最多的方式之一,其主要表現為通過符合數學規則的運算方式,將已經明確了的數學對象進行數學運算,對于數學運算來說,需要全面的明確數學法則,了解數學運算的基本思路,對于遇到的數學問題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和程序,最終獲得正確的運算結果。
1.6數據分析:
在數學活動中,較為重要的能力即是數據分析能力,所謂數據分析即是將由于數據進行整理,根據已有數據的條件,作出全面的分析和統計,從而符合實際情況的推斷,而對于數據分析來說,在進行數據分析時需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從而保證做出正確判斷。
2.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誤區
2.1把數學素養當作數學技能
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雖然已經全面的實施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但是部分教師仍然存在對于數學素養的理解錯誤,將數學素養當作為學生的數學技能來看待,對于實施的教學方式也多是題海戰術等方式,以求達到熟能生巧的情況,但是對于數學素養來說,首先其不是數學的學習技能,其次使用孰能生巧的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技能的運用能力,但是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固定思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創新。
2.2培養數學素養對教材有一定的選擇性
在教學活動中,存在大部分教師對于核心素養有著錯誤的理解,部分教師認為目前的數學教材中,某些授課內容無法進行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從而在進行課時的教學活動時,選擇不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但是對于核心素養來說,其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因此任何課時都適合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可以當作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平臺,與其具體的教材內容沒有實質性的關系。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3.1重視小學教學中的探究活動
在小學的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式教學,所謂探究式教學即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同時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可以全面解決問題,即是通過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學習和理解的一種方式,通過探究活動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發現了數學規律,全面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3.2通過合理的猜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對于新課改來說,其中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引導方式,使學生養成對于數學問題具有猜想的習慣,即是在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猜想的意識,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對于創新精神來說,其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是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數學知識的綜合能力。
3.3通過推理意識培養思維能力
所謂的推理,指的是站在數學的角度,對事物進行一定的類比、判斷與證明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數學發現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建立起學生的數學推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性知識的理解。因此,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加強對學生推理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從而讓學生養成嚴謹的良好習慣,這對于學生的思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實現知識與技能的遷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4借助于數形結合,培養學生的數感
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加強學生對數與數的運算的敏銳感受力、適應性等,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方面的發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數感。因此,要在課堂教學中刻意地引導學生結合數學的知識來觀察日常生活中所潛在的數學特征。所謂的數形結合,就是數與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化而有效的把數學問題解決。在數量的關系中融入圖形,有助于把抽象的概念直觀化與簡單化,而圖形又可以借助于數值的分析,變得更加嚴謹。
總結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一項任務,同時也是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過程中必然要求。因此,要根據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情況,制訂出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核心素養培養體系,并把其具體的教育落實到位,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丁竹青.如何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A].2018年4月未來教育家學術論文匯編[C].2018
[2]趙澤學.小學數學教學與創新教育[A].2018年4月未來教育家學術論文匯編[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