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姣姣
【內容摘要】導學案的編制對于實施學講計劃至關重要。但是在學將計劃實施的近兩年來,我們發現任課教師對于編制導學案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問題設置缺乏系統性;內容老化,缺乏創新性;課堂檢測層次性不夠;教師的態度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知識問題化、系統化;內容創新性;問題層次化;努力提高教師素質。
【關鍵詞】學講計劃 導學案 編制
近期,學校根據徐州市教育局有關學講計劃的相關要求,大力推進學講課堂,踐行“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方式,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結合起來,充分的調動了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的教育教學效果。學講計劃課堂教學一般按照“課前(或課堂前期)預習(導學)——課內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六個教學環節實施,其中課前預習是先導,這個時候導學案的編制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施學講計劃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校在導學案的編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學講計劃更好更有力的推行。因此,本文指出相應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以便更好的促進學講計劃的實施。
一、導學案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學講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導學案作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材料非常重要。因此,對于導學案設計的要求很高,但有部分教師在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問題缺乏系統性
問題探究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預習,是編制導學案的關鍵。因此,導學案的問題設置要實用,有價值性。但是就目前的一些導學案問題的設定,我發現有些只是一味的羅列課本上的知識點,而不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根據這樣的導學案進行學習,學生學到的只是一堆雜亂無章的知識點,不利于其對知識的系統掌握。
2.內容老化,缺乏創新性
有些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把教參上的內容直接羅列上去,或者是復制他人勞動成果,談不上任何創新。盡管課本知識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時代是不斷前進的,教學對象也與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思想品德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生活更要與社會發展,時事變化緊密相連。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教學內容,將一些內容材料老化,缺乏創新的東西傳授給學生,很容易使學生因循守舊、循規蹈矩。
3.課堂檢測缺乏層次性
學講課堂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檢測反饋,檢測是反映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和學習效果如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從目前的一些導學案來看,課堂檢測的問題層次性不夠,大部分知識內容只是對于課本知識的重復,內容過于簡單;還有些內容設計的問題太難,使大部分同學都做不了,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問題,失去了檢測的意義。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導學案的編制對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至關重要,是學講課堂下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因此,針對本文以上指出的幾個問題,我具體提出了以下解決措施:
1.知識問題化、系統化
在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要做到知識問題化和系統化,知識問題化、系統化是問題層次化的前提和基礎。要做到知識問題化首先問題要具有啟發性,引發學生進行思考,這是知識問題化的意義所在。所以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時候,要尤其注意把需要學生掌握的各個知識點,轉變為具有系統性、探索性的問題點,通過對知識點的提問以及解釋,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要注意問題之間的系統性以及內在關聯,不能簡單羅列知識點,讓學生摸不著邊際。比如說思想品德的問題一般應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使知識更具有系統性,更容易理解,也可以使學生更有效的使用導學案。因此,學講計劃的落實還需要由有價值的問題來引領。
2.內容創新性
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教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師從事的是創造性的工作,沒有創新精神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因此,教師在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不能夠只是照抄照搬別人的成果,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而是要能夠做到具有創新性。導學案內容要具有創新性首先要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要在思想上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并應用到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比如說我們組一個老師在針對“請運用行為與后果的關系的有關知識,評價廣場舞大媽的行為”這一問題時,并不僅僅只是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答案,又讓學生評價其他同學所給的答案,這一創新性的行為與2014年中考題目相類似。
3.問題層次化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曾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找到這樣的策略,既要考慮到個別差異,又能促進個體的最充分發展。”分層教學就是這樣一種策略。根據分層教學的策略,編制導學案必須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要求導學案中的問題設置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體現層次性。一方面要設置一些基本的問題使全體學生都有所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在基本問題上有所提升,充分考慮優生的情況。針對不同學生設計的層次化的問題,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知道“我該做什么,我是否達到了學習目標,我的學習是否有效果”。
總之,導學案的編制是進行學講計劃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只有認同學講計劃,適應學講計劃,才能很好的完成導學案的編制與使用,只有真正改變長時間以來的思想方式、教學方式,才能更好的推行學講計劃的實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宋薇. 教學反思:新課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策略[J]. 思想者園地,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運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