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淇賀
摘 要:隨著我國每年新增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就業形勢變得非常嚴峻。在此背景之下形成良好的大學生就業觀對未來職業規劃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將結合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探索大學生就業觀轉變趨勢,提出幾點促進大學生就業觀轉變,盡快就業的對策,以幫助大學生認清形勢,從實踐出發,提升就業能力,轉變就業觀念。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觀念養成;教育思路
據我國教育部統計,我國截止到2010年底受金融危機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大環境影響,應屆畢業生達650多萬,初次就業率為78%。到2011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增加至670萬人,再加上前一年剩下的未就業人數將突破700萬人,應屆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應屆大學生就業工作開展面臨挑戰。分析發現,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勞動力市場供求矛盾、就業促進與保障制度不合理、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觀不正確等。
一、 大學生就業思維發展趨勢
就業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組成,更關系到我國各項經濟建設,新時期的就業指導工作需要考慮到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向,引導大學生從涌向城市轉變為鼓勵深入基層與中西部地區,扶持“大學生村官”計劃開展、“教師特崗”計劃與“西部志愿者”計劃等,這些均為當前大學生基層項目的重要組成,且國務院在2010年出臺了扶持大學生就業的相關舉措,為促進大學生就業觀轉變提供了保障,增強了信心,當前大學生就業觀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 增強了就業行為主體意識
大部分應屆畢業生在即將畢業時就開始關注就業信息,對就業懷有憧憬,就業的愿望與主動意識增強,同時也有競爭意識與危機意識。各種新聞均報道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也能夠坦然接受這一事實,能夠以正確方式看待就業形勢,“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將大學生主動意識增強了,主動探尋適合的發展方向與機會。
(二) 就業理想多元化,價值取向多維度
不同家庭背景與生活環境均對就業價值取向有所影響,大學生普遍對就業目標有不同的期望與寄托,比如,很多大學生認同“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能夠先積累工作經驗,然后培養職業發展能力。還有一部分大學生能夠主動深入到基層,懷揣建設西部、建設家鄉等崇高理想,將職業理想與個人需求結合。中西方文化交錯與新舊文化的融合,大學生不再僅注重物質利益,專業技能發揮與城市生活滿意度、工作與休閑等均成為了職業價值評價考慮的內容。
二、 高校大學生就業觀養成教育對策
(一) 加強對大學生引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一方面,需要明確職業理想與現實關系。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自己在勞動市場中的地位直接決定了職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要想實現個人主觀愿望與客觀需求的融合,就要引導大學生將專業特長與職業特點發揮出來,將個人主觀愿望與社會客觀需求結合,明確自身優勢與劣勢。其次,需要對職業理想準確定位,找到個人期望與社會需求間的共同點,多角度對職業理想進行分析,從而認清自己向往的職業與自身實際情況是否契合,這對培養自己就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要引導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明確自己職業訴求,了解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真正將自己打造成社會需要的人才,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統一,既要讓自己的價值觀符合職業訴求,又要符合社會與國家的利益。引導大學生樹立自主創業意識,發揮自己特長,發掘新興行業的價值與潛力,培養并磨煉自己的創業精神,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價值。
(二) 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
一方面,在新生入學開始便進行職業發展規劃指導,開設職業規劃課程,聘請有經驗的學者與企業人士開展講座、咨詢活動,組織各種就業研討會等,使高校的領導與學生均能對不同職業發展有新的認識,將就業主動性提高,有計劃、有目標地豐富自己、培養自己。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需要加強就業法律、優惠政策的學習,提供各項就業信息。另一方面,就業指導需要將理論作為基礎,實施全方位指導,結合職業發展規劃與職業選擇、職業思想教育,政策與信息指導,明確職業思想教育為就業指導核心,職業發展規劃是就業指導重點,職業選擇是就業指導的主要內容,政策與信息是就業指導的保障。最后,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職能積極轉變。一方面需要做好大學生思想工作,需要結合不同學生職業發展目標,對選擇的職業進行科學、合理分析,幫助正確擇業,另一方面,實現就業指導信息化,網絡技術發展,必然為就業指導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推進就業指導信息化建設,創建就業指導信息化產業。
(三) 加大社會實踐力度
只有深入實踐才能充分領會到當前的就業形勢,通過校企合作與實習等方式,讓大學生及早到工作崗位體驗和歷練,發揮實踐的作用。多組織各項就業實踐活動,可以組織即將畢業大學生參與人才招聘會,通過自己專業特長與優勢獲得應聘單位的認可,多豐富自己的履歷,提高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更快適應職場環境。
結束語本文主要基于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與大學生就業思維提出了幾點高校大學生就業觀養成教育對策,從思想觀念上、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上以及社會實踐等方面強化,以使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早日實現職業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瀚文.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其心理健康模式應對[J].科技創新導報,2011(15):244-244.
[2] 楊士花,肖蓉,趙存朝等.關于云南省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和能力培養的分析——基于云南農業大學非應屆畢業生的調查[J].學園,2014(20):8-9,10.
[3] 余妍霞,史鐵杰.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03(1):76-79.
[4] 張超.中俄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對比[J].華章,2014,(3):116-116.
[5] 高健.生態文明視域下大學生生態道德養成教育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