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如何更好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呢,本文以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案例分析
形成背景:進入高二以來,不難發現高二學生有兩種思想傾向:一類是平穩過渡、順其自然型;另一類是學海無邊、苦大仇深型。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教師與學生的責任感、求真求實態度、勤奮自強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我決定從自己的課堂“開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進課堂,更好地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進行改革,改變現有的學生狀態,下面我以《三視圖》為例,談談我如何把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高中數學課堂。
實施過程:
一、 抓住引入契機,培養愛國責任的精神
引例1: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國偉大的詩人從不同的角度看了廬山,這節課我們也學習著用詩人的眼光,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事物,看看會有什么發現?
引例2:引領同學看一組從不同角度拍攝的飛機圖片并做簡單介紹:在珠海航天展上,中國空軍的殲-20和殲-31飛機這兩種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首次公開亮相,引領學生從不同角度觀看飛機。
借偉大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是想告訴同學們我們中國歷史上是人才輩出。借我國的先進武器,是想讓學生明白我們中國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強大的現在。以這樣的形式,不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三視圖畫法的興趣,還讓學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意識到自己要好好學習,“只有我們的強大,才有國家的更強大!”
二、 結合探究,培養嚴謹求實的態度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且非常嚴謹的學科,作為教師,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處理三視圖這一節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嚴謹求實:
(1)在理解三視圖之前先要學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這兩個概念,我放手給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是平行投影?哪些是中心投影?在學生的搶答出的實例中,慢慢就理順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區分, 但是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我并沒有因此停止思索的腳步,我給學生提供了兩幅圖片:“兩棵小樹和它的影子”:
提出問題:哪一個影子是在太陽光照下形成?哪一個影子是在路燈下形成?
這樣的教學過程既能使學生的認識逐步嚴謹,又易于學生接受,貫徹了嚴謹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
(2)在學習了三視圖的作圖原則:“主左一樣高,主俯一樣長,俯左一樣寬”后,如何培養學生嚴格按照該原則一絲不茍地進行,如果教師一味地說教,學生聽得多了,也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了,所以我設計了“糾錯”環節,讓學生在參與中培養其應用知識的嚴謹性,思考問題的求實的良好習慣:
糾錯題:下面的視圖有問題嗎?問題都出在哪?
找出錯誤的原因,學生會為了避免重犯這樣的錯誤而克服以上幾點,逐漸就會養成嚴謹、仔細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把學生推向了數學問題解決的前臺,通過自己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逐漸養成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再也不會在課堂上“人云亦云”,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 成立合作小組,培養合作互助的氛圍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團結就是力量,我根據學生的特點不同,把他們均衡分組,6人一組,在每個組中兼顧到,既有足智多謀型的,有投機取巧型的,還有老練沉穩型的,有秀外慧中型的、當然還有調皮搗蛋型的。而且每節課對小組采用“捆綁式”的評價體系,吃“大鍋飯”,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培養其有集體榮辱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與其他合作伙伴一起解決問題,共同攻克難關。
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組合作問題:
問題:下面三視圖對應的幾何體是什么?
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學生可以體驗到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慢慢地學生就會把這種團隊合作精神融入自身的品質之中,終生受益。
四、 拓展提升,培養勤奮自強的魄力
一個立體圖形看的角度不一樣,它的三視圖都不一樣,一道題一個條件的稍微改變,它的思路就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常見的一道經典題目:
正方體盒子ABCD-A1B1C1D1的棱長為4,BC的中點為E,一只螞蟻從A點爬到E點的最短距離為 。
思考:若其他條件不變
(1)只把“棱長為4的正方體”換成“長4寬3高6的長方體”?
(2)只把“一只螞蟻從A點爬到E點”換成“一只蒼蠅從A點飛到E點”?
在拓展提升中,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抓住本質,以不變應萬變,而且培養學生整理類型題的習慣,在高中我們會做很多的題,但很大一部分題是同一類型,相似類型,對比類型……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勤奮積累,那么就會在高中數學題海中迷失方向。
實施效果:
1. 自律自強、有擔當。
每個學生定期給自己定目標,確定奮斗的方向,而且每天在自己的計劃本中做好計劃,上課認真聽講,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對問題不恥下問,積極地整理糾錯本,類型題本,運算出錯本,在勤奮自律中,學習有了更大的提高。
2. 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課堂不再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了學習中來,親自參與探索、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部分差生,從一個旁觀者,成了學習的參與者,并且還能代表小組發言,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欲望,當這部分學生也參與進了學習中來,整個教學也就生機盎然。
3. 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全體學生自發地形成一股濃郁的和諧風氣,學生間能融洽地相處,師生間能友好地交流,彼此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學習中,不論同伴遇到什么困難,每個學生都能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且當遇到聽不懂的情況時,都能不厭其煩地講解,直到同伴理解為止,在合作中培養了友誼,每個學生都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總之,教育不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播過程,也是一種在探索求知中潛移默化完善人格,樹立信仰的過程,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講課方式,這樣,學生們才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簡介:于水英,山東省乳山市第二中學。endprint